有问必答-医疗信息

寻医
找好医生 找好医院 医院频道 家庭医生
资料
互动
电话咨询 健康百科 一对一咨询
我是医生 我要为患者解决问题
资源简介 数据库产品介绍

您的位置:检查项目 > 血涂片

血涂片

血涂片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方法,应用极广。特别是对各种血液病的诊断有很大价值。但血片制备和染色不良,常使细胞鉴别发生困难,甚至导致错误结论。例如,血膜过厚细胞重叠缩小,血膜太薄白细胞多集中于边缘;染色良好的血片是血液学检查主要基本技术之一。

基本信息

  • 专科分类:心血管检查分类:血液检查
  •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是否空腹:空腹
  • 参考价格:20元   科 室:体检保健科, 急诊科
  • 分析结果:
  • 温馨提示:注意正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血涂片正常值:

体内菌群的种类和比例正常,人体处于动态平衡健康状态。

血涂片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一、异常白细胞形态:

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多见于严重感染及中毒,密切观察白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对判断感染的程度、病人抵抗能力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中性粒细胞的其它异常变化(1)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多见于巨幼细胞贫血。(2)棒状小体——主要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其它异常粒细胞多是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形态变化。3.异型淋巴细胞,多见于严重的病毒感染、过敏及中毒。其中发热、颌下及颈部多处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加、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的病人,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可能性较大。部分儿童血中也可见到某一类型的异型淋巴细胞,但不超过3%,无临床诊断价值。4.涂抹细胞或篮状细胞,见于淋巴细胞白血病。

二、血液系统疾病可影响到红细胞的质量,特别是贫血病人,不仅其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而且会有相应特异的红细胞形态改变,表现在红细胞大小、形状、染色性质和内涵物的异常。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异型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常粒细胞,巨幼细胞贫血,淋巴细胞白血病,贫血等症状者。

血涂片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没有

检查前禁忌:注意正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

1)玻片的清洗:新玻片常有游离碱质,因此应用清洗液或10%盐酸浸泡24小时,然后再彻底清洗。用过的玻片可放入适量肥皂水或合成洗涤剂的清水中煮沸20分钟,再用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去,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必要时再置95%乙醇中浸泡1小时,然后擦干或烤干备用。使用玻片时只能手持玻片边缘,切勿触及玻片表面;,以保持玻片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2)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在染色过程中玻片必须化学清洁,配制瑞氏染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近中性,否则各种细胞染色反应异常,致使细胞的识别困难,甚至造成错误。

3)一张良好的血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分布均匀,边缘整齐,两侧留有空隙。血片制好后最好立即固定染色,以免细胞溶解和发生退行性变。

4)血膜未干透,细胞尚未牢固附在玻片上,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因此血膜必需充分干燥.

5)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高低,细胞多少有关.染液越淡,室温越低,细胞越多,所需染色时间越长或应适当增加染液量,因此染色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更换新染料时必须经试染,摸索最佳染色条件.

6)染液不可过少,以防蒸发干燥染料沉着于血片上难冲洗干净.

7)冲洗时应用流水将染液冲去.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沉着于血片上.

8)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酒精适当脱色,最好不复染,必须复染时,可将染液先稀释好再复染.

9)染色时应注意保护血膜尾部细胞,不能划掉.因为体积较大细胞常在此处出现。

血涂片检查过程:

血涂片的制作及血细胞观察

2.1取末捎血一滴置于玻片的一端,左手持载玻片,右手以边缘平滑的推片的一端从血滴前方后移接触血滴,血滴即沿推片散开。然后便推片与载片夹角保持30-45度平稳地向前移动,载片上保留下一薄层血膜

2.2血涂片制成后可手持玻片在空气中挥动,使血膜迅速干燥,以免血细胞皱缩.

2.3用蜡笔在血膜两侧划线,以防染液溢出,然后将血膜平放在染色架上.加瑞氏染液2-3滴,使覆盖整个血膜,固定0.5-1.0分钟.滴加等量或稍多的新鲜蒸馏水,与染料混匀染色5-10分钟.

2.4用清水冲去染液,待自然干燥后或用吸水纸吸干,即可置血涂片于显微镜下进行镜检。

2.5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涂片不适宜人群:

1、服用过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药物服药史的患者检查。

2、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减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种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除非该检查必不可少,尽量少抽血。

血涂片不良反应与风险:

1、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2、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3、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4、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了不洁针头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