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典型预激综合征 > 典型预激综合征的饮食
典型预激综合征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典型预激综合征的饮食

  一、典型预激综合征食疗方

  1、原料: 蜜饯山楂

  功效:开胃,消食,活血化淤。

  配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制作:将生山楂洗净,去果柄、果核,然后将山楂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七成熟烂,水将干时加入蜂蜜,再用小火煮透收汁即可。冷却后,放入瓶中贮存备用。

  用法:每日服3次,每次15~30克。

  2、原料: 玉米粉粥

  功效:降脂,降压,对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血液循环障碍等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配料:玉米粉、大米各适量。

  制作:将玉米粉加适量冷水调匀,待大米粥煮沸后入玉米粉同煮为粥。

  用法:早、晚餐温热服。

  3、原料: 绿 豆 粥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降脂,也适用于暑热烦渴、疖肿食物中毒等症。

  配料:绿豆适量、大米100克。

  制作:先将绿豆洗净,用温水浸泡2小时,然后与大米同入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至豆烂米开汤稠。

  用法:每日2~3次顿服,夏季可当冷饮经常食用。

  忌宜: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冬季不宜食用。

  4、原料: 山楂炖牛肉

  功效:补气血,去瘀阻,适于心绞痛(心痹)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配料:山楂15克,红花6克,红枣10枚,熟地6克,牛肉200克,胡萝卜200克、绍酒、葱、姜、盐各适量。

  制作:1、把山楂洗净、去核;红花洗净去杂质;红枣去核;熟地切片;牛肉洗净,用沸水焯一下,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姜拍松,葱切段。2、把牛肉、绍酒、盐、葱、姜放入炖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中火煮20分钟后,再加入上汤1000毫升,煮沸,下入胡萝卜、山楂、红花、熟地,用文火炖50分钟即可。

  服法:每日1次,吃牛肉50克,随意食胡萝卜喝汤。

  5、原料: 陈皮黄芪煲猪心

  功效:补心益气,疏肝解郁。

  配料:陈皮3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猪心1个,胡萝卜100克,绍酒、食盐、油适量。

  制作:1、把陈皮、党参、黄芪洗净,陈皮切3厘米见方的块;猪心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2、把锅置中火上烧热,倒入油,油热时,加入猪心、胡萝卜、绍酒、盐、党参、陈皮、黄芪,加鸡汤300毫升,煮沸,再用文火煮至浓稠。

  服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二、典型预激综合征吃哪些对身体好?

  1、服用利尿剂者应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

  2、主动喝水,每天至少要喝四杯,喝水最好选择优质天然矿泉水。因为,优质天然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例如,锌、铁、钙、硅、铜、锶、锂等参与人体内酶、激素、核酸的代谢,具有巨大的生物作用。硅对心血管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甚至多种癌症具有想象不到的医疗能力;锌对糖尿病患病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铁可预防贫血和癌症;锶、锂可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提高抗病能力;铜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保健有明显疗效。

  3、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常吃一些新鲜蔬菜、瓜果、豆芽、海带、紫菜、木耳等食物,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经常食 用芹菜、草莽、西红柿等食物,可降低血压。宜多食山渣、金樱子、草萄果等水果。

  三、典型预激综合征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心功能不全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10克(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

  2、限制脂肪量和胆固醇量每日膳食中,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肥肉、肝、肾、脑、肺、蛋黄、鱼子等。以食用植物油及豆制品为宜。但植物油也不可过多,因过多的植物油也会促使患者肥胖。

  3、忌食刺激性食物饮食中尽量少用生姜、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调味品,严禁吸烟、饮酒,去掉喝浓茶、浓咖啡等不良嗜好。


典型预激综合征相关问答

得了不典型预激综合征请问有什么后果?怎么治疗? 那你说的这种情况,可以发一张图片过来看一下。现在没有明显症状的话,可以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这段时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活动。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可以口服镇静安神中药调理。 提问人的追问 2020-04-03 17:1...
心脏不典型预激综合征? 心脏预激综合征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引起部分心室提前激动。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者。
请问下典型预激综合征B属于严重的吗 你好,这个不存在典型还是不典型的,如果有的话就必须要做个电生理检查,看看他是否会发生心动过速,以及他前传的不应期,如果前传不应期很短的话,必须要做射频消融,不然有猝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