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肝内血管瘤是肝脏部位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这种肿瘤大多无明显不适症状。不过,当肿瘤体积增大时,患者就会出现腹部包块、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上腹部剧痛、出血、休克等症状。这些症状对患者危害都是较大的,一旦发现患者就需积极治疗,那该病有哪几种治疗的方法呢?
1.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也是该病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需在设备的引导下,利用导管、穿刺针或者是其他介入器材实施。该种方法可将单纯的放射诊断技术和导管技术融为一体,然后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改善症状。一般该种治疗的适应症有临近肝脏表面或突出肝脏表面的血管瘤、位于肝左叶的血管瘤、临近胆囊的血管瘤等。
2.手术
该病手术包括手术切除、包膜外剥离等,其中前者可将肝脏内的血管瘤完整切除,或是将其所在部位的肝脏部分切除。而后者可将血管瘤瘤体周围的一层纤维包膜与正常组织剥离开来,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较小的血管瘤,大多采用包膜外剥离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出血较少,可彻底的切除病灶。另外,对于肿瘤体积巨大包绕下腔静脉的血管瘤,通常需采用动脉结扎加放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该种血管瘤一般不采用手术切除治疗,防止出现不易控制的大出血。
以上就是肝内血管瘤相关的治疗方法,通过该种方法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病情都可得到不错的改善。不过,少数患者可能会有血管瘤破裂出血、血小板减少、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为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治疗后需注重日常护理。同时还需定期复查,密切随诊。若是复查过程中,病情恢复不佳,那么就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