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持续性咳嗽 > 持续性咳嗽的缓解方法
持续性咳嗽

持续性咳嗽的缓解方法

  持续性咳嗽应早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家长切勿置之不理。以下介绍持续性咳嗽中可见的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方案:

  中医称本病为“内伤咳嗽”,多因咳久不愈影响内腑功能失调所致。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痰饮咳嗽和肺燥咳嗽。治法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益阴润肺为主,可结合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1)风寒咳嗽型:咳嗽声重较急,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咽痒,发热或不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用杏仁、半夏、荆芥各6克,前胡、苏叶各10克,麻黄3克,生姜3片。水煎沮服,每日2次,每日1剂。

  (2)风热咳嗽型:咳痰不爽,痰黄稠粘,口渴咽痛,鼻流浊涕,发热头痛,有汗,舌苔微黄,脉浮数。用桑叶、菊花、连翘、枇杷叶各10克,杏仁、前胡、桔梗、黄芩各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热痰壅肺型:咳嗽痰多,稠粘难咯出,发热面赤,目赤唇红,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干燥,苔黄,脉滑数。用麻黄3克,生石膏15—20克,杏仁、黄芩、前胡、苏子各6克,川贝母、瓜萎仁各10克,莱菔于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必要时可每日2剂。

  (4)痰饮咳嗽型:以咳嗽痰多为主,痰白而稀,容易咳出,胸脘痞闷,食欲不振,舌质如常,苔白腻,脉滑或濡滑,治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常用二陈汤加减。处方举例:茯苓9g,橘红9g,半夏6g,杏仁6g,苏子6g,白芥子1.5g 。可进行加减: ①大便溏泻,舌苔白腻,加炒薏仁9g,党参9g,去杏仁和苏子。 ②痰声漉漉时,可加细辛1.5g,生姜3g。

  (5)阴虚燥咳型:咳嗽日久,干咳少痰,阴虚潮热,口渴咽干,或消瘦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稍红,舌无苔少苔,脉细数。治以养阴润肺止咳。常选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处方举例:沙参9g,麦冬9g,白前9g,百部9g,紫菀9g,杏仁6g,青黛3g,乌梅9g,加减法如下: ①干咳少痰,不易咳出加贝母9g。 ②咳嗽日久不愈(无表证者)加五味子9g或银杏9g。

  中成药:

  (1)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每日2次,每次3片,周岁内儿酌减。

  (2)川贝枇杷糖浆,每日2次,每次5毫升。或养阴清肺膏,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周岁内儿酌减。

  (3)银黄口服液,每日2—3次,每次5毫升。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加: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②加揉丰隆50次,揉中脘3分钟。

  (3)热入心营型:发热不退,夜间加重,烦躁不安,时而谵语,甚至神志不清,气急,喉中痰呜,痰中带血,手足抽动,口唇干燥,舌苔焦黄。常用手法加:①推六腑、清天河水各500次,清心经、清肝经各300次。②按揉曲池1分钟,推涌泉3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1)按揉掌小横纹200次,清肺经300次。(2)清肝经300次,逆运内八卦100次。(3)点揉天突、膻中、丰隆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头痛、鼻塞加揉膊阳池50次。

  (2)高热不退,挤捏天突至剑突及两侧和大椎至第1腰椎及两侧,至皮下轻度瘀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