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小儿发热 > 小儿发热的缓解方法
小儿发热

小儿发热的缓解方法

  儿童发热的处理: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每个人在儿童期都有发热的经历。大多数家长,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对孩子发热的过度恐惧和焦虑现象十分普遍,因而导致对发热的过度治疗。常见有些家长当孩子发热时一日三四次上医院,迫切要求医生给孩子多次肌注退热针,甚至不合理的应用激素类药物解热,导致一些本来可以避免发生的严重后果。这种现象国外称为“发热恐惧症”。

  是否给予退热治疗,需要在权衡可能的利(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和行为)弊(药物的副作用)基础上来决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一般情况下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热的幼儿,即肛门温度达39摄氏度或以上。推荐醋氨酚作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发热的首选药物,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口服。

  因为发热常伴代谢水平提高和不显性水分的丢失增加,所以要鼓励发热小儿增加液体的摄入,合理补充水分可帮助稀释呼吸道分泌物而且具有祛痰功用。给患儿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衣着适当,保持室内通风,及一个中性温度的环境。不提倡外部降温的方法,如脱衣服、洗浴、用冷水或温水擦洗或酒精擦浴等。因为物理降温方法本身也与生理机制相矛盾,除非事先已通过药物降低了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否则小孩暴露身体或用水或酒精擦洗,只会引起身体颤抖,皮肤起鸡皮疙瘩。另外,酒精还能被小儿娇嫩的皮肤吸收,在血中达到中毒危险的水平。目前不主张酒精擦浴。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小儿时期发热常用的降温方法。孩子发热的时候,妈妈都习惯在孩子的前额上放一块凉毛巾,或者用温水给孩子擦擦皮肤,这些都属于物理降温的方法。

  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儿。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包括前面提及的头部冷敷、温水擦浴,还有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方法。这些方法做起来一般都很简单,而且不存在药物降温的那些不良反应。因此,在孩子发热的时候,妈妈最好先选用一些物理降温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1)头部冷敷:头部冷敷适合小儿的一般发热,体温并不特别高的孩子。方法是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

  (2)温水擦浴:温水擦浴适合于高热患儿的降温。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3)酒精擦浴:酒精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方法是用30%~50%浓度的酒精,如无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儿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4)冷盐水灌肠:冷盐水灌汤的降温效果显著,但不适合家庭中操作。方法是取生理盐水200~300mL,温度以4℃~6℃为宜,将肛管用甘油等润滑油擦拭后插入肛门,再将准备好的盐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肛门夹紧10分钟左右,以防盐水排出。

  温水擦浴降温

  温水擦浴适用于高热病人降低体温。一般应使用低于病人皮肤温度的温水,即32℃~34℃左右温水进行擦浴,这样可以很快将患儿的皮肤温度传导发散。同时,皮肤接受冷刺激后,可使毛细血管收缩,继而又扩张,擦浴时又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因而更促进了热的发散。

  在温水擦浴前最好先在患儿头部放置一个冰袋,这样既有助于降温,又可防止由于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擦浴时用力要均匀,不可过度用力,并轻轻按摩以促进血管扩张。擦至腋窝、腹股沟、?窝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应稍长些,以助散热。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即可。胸前部、腹部、后颈等部位对冷的刺激较敏感,不宜擦浴。

  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患儿包好,让患儿舒适平卧,并多饮温开水。?

  酒精擦浴降温

  酒精擦浴为一种简易有效的降温方法。因为酒精是一种挥发性的液体,酒精在皮肤上迅速蒸发时,能够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并且酒精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其散热能力较强。

  使用酒精擦浴时要注意酒精的浓度,一般以30%~50%浓度为宜。酒精不要太凉,温度以32℃~ 35 ℃为宜。擦浴时头部放冰袋或湿毛巾冷敷,以减轻头颈部充血。用纱布或手帕浸蘸酒精后,应有规律地进行擦浴,不要乱擦。通常是先从患儿的颈部开始,自上而下地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然后经腋窝沿上臂内侧擦至手心。上肢擦完后,自颈部向下擦试后背,擦浴的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按摩拍打后背,以促进血液循环。最后自髂部开始擦拭下肢,方法与擦拭上肢相同。每个部位擦拭3分钟左右。擦拭腋下、肘部、掌心、腹股沟、?窝、足心等部位时停留时间应稍长些,以提高散热效果。

  胸部、腹部及后颈部对刺激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和腹泻等不良反应,不宜做酒精擦浴。小儿皮肤娇嫩,在擦浴时动作要轻,不可过度用力,以免损伤皮肤。在酒精擦浴过程中应注意保暖,身体暴露部位不要多,擦拭过的部位及时盖好衣被。擦浴时如发现患儿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应停止擦浴,盖好衣被保温,并及时请医生诊治。对婴儿和体质虚弱的小儿不宜使用酒精擦浴法降温。

  药物降温

  药物降温虽然具有降温效果比较确切、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但也有不少不良反应。如果应用不当,往往会引起许多严重后果。因此,提醒家长在给您的孩子使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所以新生儿发热不采用药物降温。3个月以内婴儿发热亦应慎用退热药。

  (2)既往有退热药物过敏史的患儿应禁用退热药。对过敏体质的患儿应用退热药时亦应慎重。

  (3)应用退热药时要严格按规定剂量服用,如用量过大常常会使患儿汗出过多而致虚脱。如用量太小往往又达不到降温效果。

  (4)服用退热药前要注意看一下药品的有效期限,过期的药品不能服用。否则不仅达不到退热目的,反而会引发不良反应。

  (5)服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多饮水。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汗出过多而引起虚脱,而且有利于毒素排泄。

  (6)退热药千万不可长期服用,否则会引起急慢性中毒。另外,不要见到发热就给予药物降温,一般体温在39℃以下最好不用药物来降温,可先采用物理方法降温。

  (7)使用退热药前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自己的孩子对该药有无禁忌症。如严重肝脏损害、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患儿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有哮喘史的患儿也不宜使用阿司匹林,以免诱发哮喘发作。氨基比林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用药期间如发现粒细胞减少要立即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