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vitamin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它与人体的多种代谢有关。人体不能合成及贮存,必需从外界摄取。它在新鲜绿叶蔬菜、橘子、柚及柠檬等中含量丰富。在正常剂量情况下,维生素C体内库存是1500mg。维生素C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需要量增多可以致病。婴儿常因乳母维生素C缺乏,使乳汁中维生素C含量不足而得病。
血清(浆)维生素C含量测定:须禁食后抽血进行维生素C含量测定(表1)。
血白细胞-血小板层维生素C含量测定:每百克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1.425mmol为不足;在1.425~1.710mmol之间为正常;1.710~1.995mmol之间为充裕;>1.995mmol为饱和。
尿维生素C含量测定:24h尿中维生素C含量为20~40mg。另有负荷试验,口服维生素C500mg后收集4h尿,测定尿中维生素C的排出量,维生素C<5mg为不足;5~13mg为正常;>13mg为充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或维生素C<3mg为不足;3~10mg为正常;>10mg为充裕(2,6-二氯靛酶法)。
异常结果:临床诊断:维生素C缺乏病(vitaminCdeficiency)又称坏血病(scurvey)。维生素C缺乏的主要表现为出血、骨骼改变(如骨膜下出血、骨折、干骺脱位)齿龈炎及伤口愈合不良。
维生素C缺乏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X线摄片长骨的改变。必要时才做血浆维生素C、白细胞-血小板层或尿中维生素C值的测定。
需要检查人群:牙龈易出血,牙龈炎,骨骼改变,伤口难愈合等维生素c缺乏表现。
不合宜人群:一般无特殊人群
检查时要求:配合医生做好相应检查
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
①血浆维生素C含量测定:它仅反映膳食中维生素C的摄入情况,不能反映体内维生素C的储存量,所以结果较低也不能证实坏血病的存在。无论何种膳食,妇女血浆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男性高出20%。
②血白细胞-血小板层维生素C含量测定;其值能反映组织内维生素C储存情况,不受近期膳食中维生素C摄入量的影响。如果维生素C含量为零,表明有潜在的维生素C缺乏,它可以出现在维生素C缺乏病的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③尿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受到血中浓度的影响。人类维生素C的排出途径为尿,只有当体库内维生素C的储存量达到饱和后才从尿中排出。当血浆维生素C浓度下降时,肾小管可以从原尿中回吸收一部分。
一般无特殊人群。
过量服用可引起不良反应:每日服1~4g,可引起腹泻、皮疹、胃酸增多、胃液反流,有时尚可见泌尿系结石、尿内草酸盐与尿酸盐排出增多、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或凝血等,有时可导致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每日用量超过5g时,可导致溶血,重者可致命。孕妇服用大剂量时,可能产生婴儿坏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