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肠结核 > 肠结核的病因
肠结核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肠结核是怎么引起的?

        西医病因:

  1.肠源性这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的主要途径。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经常吞咽含有结核杆菌的痰液就有可能使肠道感染结核菌,引发肠结核。当结核杆菌被吞进胃后,大多数不被胃酸所灭活,由于胃粘膜屏障作用、胃壁缺乏淋巴滤泡及排空较快等因素,胃结核很少。结核菌到达肠道,定居于粘膜腺体的深部而致病。好发部位依次为回盲部、升结肠、回肠、空肠、阑尾、横结肠、降结肠、十二指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其中侵犯回盲部占80%~90%,其原因可能是肠内容物在通过回盲瓣之前,由于生理性潴留作用,停留时间较长,使结核菌与该处肠粘膜接触的时间较长,以及该部位淋巴组织丰富,容易使结核菌生长所致。2.血源性肠外结核病变经血行播散侵犯肠道。如粟粒性肺结核通过血行播散至肠道,肠结核常是全身感染的一部分。3.直接蔓延邻近器官有结核病,如盆腔结核或腹膜结核,可以直接蔓延至肠道。

     中医病因:

     本病的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

     1.感受外邪外邪引起的泄泻,以寒、湿、热为常见,尤以湿邪为多。由于脾喜燥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阳,脾失健运,水食相杂而下,发生泄泻。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原于湿者也”。

    2.饮食所伤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景岳全书·泄泻》篇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至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

   3.情志失调平时脾胃素虚,复因情志影响,忧思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正如《景岳全书·泄泻》篇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衰,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久病之后,损伤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之时,则令人洞泄不止也”。

    发病机理:

    本病一般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如饮用未经彻底灭菌的牛奶或乳制品,则可感染牛型结核杆菌而致病,但在中国少见。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常吞入含有结核杆菌的痰液,或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经常共餐而忽视食具的消毒隔离,不断摄入结核杆菌而致病。结核杆菌具有脂质外膜,可不被胃酸杀灭,进入肠道后特别易侵犯回盲部,因为:①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已成均匀食糜,内含结核杆菌可与肠粘膜充分接触。②基于回盲部的生理性储留作用,加之结肠近段的反蠕动,使肠内容物在该处逗留较久,结核杆菌与回、盲肠粘膜接触时间亦较长,增加了该处的感染机会。③回盲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易受结核杆菌侵犯。此外,结核杆菌可由血行播散引起肠结核,如粟粒性结核常伴肠结核,或由血行播散到达肝脏,再经胆汁进入肠道而发生肠结核。也可由腹内结核病灶如结核性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等直接蔓延引起。结核病的发生是人体和结核杆菌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当入侵的结核杆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大,机体免疫异常及肠功能素乱等引起局部抵抗力削弱时,才发生肠结核。回盲部肠结核,约占肠道结核的60%一80%。其他依次见于升结肠、回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十二指肠、乙状结肠等处。阑尾结核或回盲部结核累及阑尾者并不少见。偶见于直肠,多发生于病变严重而广泛时,罕见于胃。

    中医病机:

    本病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脾虚湿胜是导致本证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谓:“湿胜则濡泄”。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正如:“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肝肾所引起的泄泻,也多在脾虚的基础上发生。脾虚失运,可造成湿盛,而湿盛又可影响脾的运化,故脾虚与湿盛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病理:

   依据大体标本形态学表现分为溃疡型、增殖型和混合型三种。以上形态学的改变,取决于病人机体免疫力和结核菌侵入的数量和毒力。机体免疫力高、菌量少又致病力低,则表现为增殖型,反之则为溃疡型。1.溃疡型当结核菌到达肠粘膜层以后,巨噬细胞将病原菌带至粘膜下层,侵犯肠壁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形成特异性结核小结节。由于病变组织发生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局部供血减少,使结节中心发生干酪性坏死,肠粘膜表面亦坏死脱落形成小溃疡,逐渐融合增大,深浅不一,深者可达肌层或浆膜层,并可累及周围腹膜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引起结核性腹膜炎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由于肠结核性溃疡形成缓慢,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因此很少发生急性肠穿孔。组织严重破坏后,引起纤维组织增生与疤痕组织形成,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肠腔狭窄。但引起肠梗阻者较少见。2. 增殖型粘膜层常有小溃疡,粘膜下层及浆膜层有大量结核性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肠腔增厚与变硬,肠腔狭窄而导致肠梗阻。3. 混合型肠粘膜不仅有溃疡,也有结核性肉芽肿及疤痕形成,故增殖性狭窄和疤痕性环形狭窄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