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的或获得性的(白血病等)一部分或全部类型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低于正常人的状态。在很多情况下也将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称为本症。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可因缺少IgG、IgA、IgM中的一种、两种或全部型别的球蛋白而有多种病型。这就暗示了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是由不 ...... [全文阅读]
宜1、应补充足够的营养食物。 2、适当吃些补气养血类食物。 3、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入。…[点击查看详情]
忌1、忌吃肥腻甘醇、辛辣香窜,油煎烤炸等生湿、生痰、燥热,易致出血的食品。 2、忌食生冷、…[点击查看详情]
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有人提出,有些胎儿IgG的遗传因子Gm的同种异体基因型抗原刺激了母体的免疫系统,使母体产生了抗Gm抗体,这种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抑制Ig的合成。此后婴儿循环中抗Gm抗体因分解代谢而不断减少,自己合成的Ig逐渐增加。另一...[详情]
病儿常因多次感冒或经常腹泻而就诊。大多数病儿没有严重感染,但细菌感染可持续不断,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常见感染可涉及皮肤、肺脏、脑膜等,病原体多为革兰氏阳性菌。血清IgG少于2.5g/L(250mg/dl),IgA和IgM正常或减少。血液循...[详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检查项目:浆细胞、淋巴细胞数、血清免疫蛋白电泳;1.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少于250mg/dl,IgG少于200mg/dl,IgA,IgM,IgD和IgE均难以测到。2.循环中的带有表面Ig或Ia样抗原...[详情]
婴儿期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①血清IgG很低,而IgA和IgM正常,②外周血中B细胞计数正常,③淋巴结活检虽缺少成熟浆细胞,但有浆细胞样淋巴细胞,④一般不超过18个月即可恢复合成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正常5~9月龄婴儿:①血清IgG虽...[详情]
长年反复注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会引起局部注射部位瘢痕形成,偶尔发热,皮疹,荨麻疹,哮喘和血压下降等休克样反应。...[详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是先天性的隐性性染色体遗传病,只有男孩患病,孕前咨询专家,有目的的筛选后代性别,避免男性的出生,可达到预防的效果。...[详情]
注射丙种球蛋白有利于控制症状。治疗要持续到病儿的免疫功能正常。有人认为本病是自限性疾病,感染不严重时无需注射丙种球蛋白。有细菌感染时需要适当的抗生素治疗。...[详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饮食保健禁用麦食,多用各种维生素和蛋白质,少进脂肪和碳水化物,避免多渣食物,供给充足水分。治疗初期不用淀粉类食物,而较多给葡萄糖和果糖。可较多给蛋白乳及乳酸去脂牛乳,因富于蛋白质,应作为主要饮食。此外如豆制...[详情]
“你好,婴儿期短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也称新生儿暂时性低γ-球蛋白血症。属于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本病男女发病率相似。患者要迟至生后9~15个月才开始产生IgG,于2~4岁时达正常水平,在生后18~30个月,这一缺陷可得到恢复”[详细内容]
“如果是婴幼儿时期,宝宝出现一些反复的感冒发烧,或者是感冒期间,而且一直体温持续不退,那就要考虑是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那就给孩子采取一些加强营养,必要的时候使用白蛋白,或者免疫球蛋白等对症治疗”[详细内容]
“你好:婴儿期短暂性低丙球蛋白血症生后9~15个月,频发Gram阳性菌引起的皮肤、呼吸道和脑膜等感染。免疫学检查血清γ-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组织病理检查淋巴结很小或无生发中心,浆细胞也很少。”[详细内容]
“你好,发病机制不清楚,有学者指出,母体的抗体直接针对婴儿免疫球蛋白表面的Gm遗传性抗原决定簇,因此推迟了婴儿的免疫球蛋白合成。”[详细内容]
“加强护理和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感染。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禁用麦食多用各种维生素和蛋白质,少进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避免多渣食物,供给充足水分”[详细内容]
“本病大部分患者不需应用γ-球蛋白制剂,如婴儿生长正常,血清IgG大于2.0g/L,并证明有抗体形成,则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应每隔3~4个月测定1次免疫球蛋白含量。如感染严重且免疫球蛋白水平很低,有必要补充γ-球蛋白,所用”[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