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房颤抗凝,治疗出血原因多样,建议在HAS-BLED评分基础之上,结合其他高危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出血风险高并非抗凝禁忌,应加强高危患者的管理,在出血控制后仍需重新评估抗凝可能性。
抗凝是中高危房颤患者治疗的基石,抗凝药物所带来的出血风险亦不容忽视。如何选用准确的出血风险评分成为抗凝治疗的关键。在近期举办的相关学术会议上,分享了房颤抗凝治疗中的出血风险评估和管理策略,并建议在HAS-BLED评分基础之上,结合其他高危因素进行全面出血风险评估。
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
在我国,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逐渐改善,但抗凝比例仍严重不足。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抗凝药物均有出血风险。研究显示,应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的房颤患者每年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3.5%和1.2%;阿司匹林合用氯吡格雷的房颤患者每年大出血发生率为1.8%。综合分析四项临床试验,在Ⅲ期中NOACs年大出血率比较如下(Table 1):
Table 1
Ⅲ期临床试验中NOACs年大出血率比较
出血风险评估
HAS-BLED评分
2010 ESC房颤管理指南推荐使用HAS-BLED评分(Table 2)。随着总得分的增加,房颤患者每年大出血风险显著升高。目前临床认为HAS-BLED积分≥3分提示出血高风险,但这并不是抗凝治疗的禁忌,应注意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控因素,予以抗凝的同时密切监测,并加强随访。
Table 2
HAS-BLED评分
HEMORR2HAGES评分
2006年Gage等[1]于Am Heart J 提出了HEMORR2HAGES评分。在美国的国家注册房颤研究(NRAF)中入选了3,791例房颤患者,平均年龄80.2岁,其中女性占57%,评价HEMORR2HAGES评分对出血风险的预测。该评分的危险因素包括:肝脏或肾脏疾病、酗酒、恶性肿瘤、高龄、血小板计数或功能降低、再次出血、高血压、贫血、基因因素、容易摔倒危险和脑卒中。研究发现,随着积分的增加,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每年出血发生率显著增加。
ATRIA评分
ATRIA为在加利福尼亚进行的队列研究,入选了9,186例非瓣膜病房颤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随访3.5年。在该项研究中,ATRIA评分的危险因素如下(Table 3)。研究发现,ATRIA评分预测大出血效果较好。
Table 3
ATRIA评分
ORBIT评分
在美国前瞻性研究ORBIT-AF中,观察176个社区中7,411例房颤人群,随访2年,评价ORBIT评分预测大出血的能力。研究发现,该评分在与 HAS-BLED及ATRIA评分比较中略显优势(C-index分别为0.67,0.64,0.66);且在ROCKET-AF研究人群中得到验证(C-index分别为0.62,0.59,0.60)。
Table 4
ORBIT评分
ABC评分
ABC评分是一种新的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出血风险评分,诞生于ARISTOTLE试验中,并在RE-LY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在这两项研究中,使用年龄、出血史和3个生物标志物(血红蛋白、cTnT-hs和GDF-15)作为危险因素的ABC出血评分的表现均优于HAS-BLED和ORBIT评分。
2016 ESC房颤管理指南将以上5个出血风险评分进行了分类汇总(Table 5),在HAS-BLED评分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指南推荐对于应用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应进行出血风险评分,寻找潜在可纠正的出血危险因素并予以纠正(Ⅱa,B级)。在该版指南中,HAS-BLED评分包含了出血危险因素中的大部分选项(12/18, 67%)。为方便临床医师操作,建议仍使用HAS-BLED评分,并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患者的出血风险。另外,2016 ESC 房颤管理指南明确指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房颤患者出血事件之后都应考虑重启OAC,并考虑不同的抗凝剂和干预措施,以改善出血和卒中危险因素的管理。
Table 5
房颤患者出血危险因素
a来自HAS-BLED评分;b来自HEMORR2HAGES评分;c来自ATRIA评分;d来自ORBIT评分;e来自ABC评分。
房颤患者出血管理
纠正可逆因素是房颤患者出血管理的重要措施,具体如下:(1)保持良好的血压;(2)若应用华法林,需密切监测,尽量提高治疗窗内时间(TTR);(3)避免不恰当地合用NSAIDs或抗血小板药物,若为必须则尽量缩短合用时间;(4)杜绝酗酒,改善肝肾功能;(5)纠正贫血及血小板异常;(6)采用个体化措施预防出血(如使用PPI药物,易出血部位手术矫治);(7)仔细评估不可纠正的出血风险,必要时改变抗凝策略(如药物的选择、剂量调整、随访间期的缩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