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分泌性中耳炎 >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预防?
分泌性中耳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预防?

更新时间:2013-05-03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十分困扰人的疾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患者的工作以及精神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防范,当发现有分泌性中耳炎的端倪时,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把它扼杀在摇篮里。那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可以有效预防分泌性中耳炎呢?小编给您支几招。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进行卫生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对10岁以下儿童定期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

1.凡发生耳内堵塞感应及时寻找原因,及时排除,对疾病的恢复大有益处。

2.鼻和鼻咽部的炎症波及咽鼓管阻塞时,则应及早使用1%麻黄素溶液滴鼻,使鼻腔粘膜收缩,咽鼓管通畅,新鲜空气进入中耳,使耳的渗出即时吸收。

3.如有鼓膜穿孔者,禁止搏鼻及耳内滴药;以预防中耳感染。

4.经医生指导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有鼓室内积液或积血者,应去医院进行治疗。

看了以上关于分泌性中耳炎预防措施的介绍,大家应该有所感悟了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我们有问必答网的在线专家,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祝您健康!

审编医生
郑少平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疾病: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髓炎,牙龈炎,龋齿,口角炎,手...详情>

分泌性中耳炎相关问答

4岁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积液超过4个月 病情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常见的病因有:咽鼓管阻塞(咽鼓管是连同鼻咽部和中耳腔通道)、感染(感冒等)、免疫反应等。主要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耳鸣(“噼啪”声)。指导意见:就诊当地耳鼻喉科,查体看看外耳道及鼓膜情况,基本...
医生我14年底得了分泌性中耳炎 鼻咽癌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其早期症状如下:1、晨起第一口回吸痰带有血丝,即痰中带血丝;2、颈部淋巴结肿大,这种肿大的淋巴结往往没有疼痛,而且摸起来比较硬。
以前患过分泌性中耳炎 病情分析:你好,按照你说的情况一般大多数人陶耳朵都会出现耳朵里面嗡嗡的回音指导意见:建议你的症状不要紧的,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以后尽量不要刻意去掏耳朵,如果有不适的症状,最好让五官科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