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该病的典型症状是听力逐渐减退、耳痛、间歇性耳鸣、耳闷等,多发于冬、春季节,是导致儿童耳聋的常见原因之一。接下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有哪些。
1.抗生素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唑肟、头孢拉啶、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达到消炎、控制感染的作用。
2.激素药物
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比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能有效改善黏膜水肿。
3.其他
患者可以使用桃金娘油、厄多司坦、欧龙马滴剂等黏膜促排剂类药物,帮助排除中耳腔内的分泌物。同时,鼻塞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鼻腔黏膜收缩剂滴鼻,比如呋麻滴鼻液、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等药物。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除采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就需要考虑采取手术治疗,进行鼓膜穿刺抽出积液,如果积液不能完全吸出或反复生成,就需要进行鼓膜切开术。而病情延长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就要考虑做鼓膜置管术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帮助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黏膜促排剂等药物,情况严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但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不要随意使用药物,应到医院检查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注意避免耳朵进水,保持耳道的干燥清洁,日常生活中要科学合理进行饮食,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和新鲜的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