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常见症状:意识障碍、运动性失语、偏盲、感觉障碍、基底节出血、恶心与呕吐、脑功能不全、昏迷、对光反应消失、瘫痪、中枢性发热、谵妄
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复杂,发病时血压偏低者多见。一般表现可有:意识障碍、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偏盲、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抽搐、智能障碍、精神障碍、性格改变和锥体束征阳性等。一般根据供血区域不同,可分为4型,即前分水岭脑梗死,后分水岭脑梗死,皮质下分水岭脑梗死和基底核分水岭脑梗死。
1.前分水岭脑梗死
皮质前型,是指梗死带位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之间的表浅区域,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舌面瘫少见,半数患者伴有感觉异常。病变在优势半球者伴皮质运动性失语和智能障碍为主,非优势半球病变常有情感障碍。
2.后分水岭脑梗死
皮质后型是指梗死带位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的表浅层,常表现为偏盲,伴黄斑回避现象。此外,常见皮质性感觉障碍,偏瘫较轻或无优势半球受累,表现为皮质型感觉性失语,偶见失用症,近半数患者可有情绪淡漠,也可有经皮质感觉性失语-情感淡漠-单纯失语。非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对侧空间忽视和病感缺失。
3.皮质下分水岭脑梗死
即皮质下上型,是指梗死位于大脑中动脉深浅支之间,多影响侧脑室旁及基底核区的白质,基底核区的纤维走行较集中,此处梗死常出现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病变常致言语障碍。
4.基底核分水岭脑梗死
即幕下的脑分水岭区梗死,是基底核区各组动脉血管之间的缺血梗死,以小脑分水岭梗死多见,临床上常有单纯偏身运动及感觉障碍,亦可见单纯中枢性面瘫,各型之间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时并无明显特征性,诊断需依靠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