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肝血管瘤 > 肝海绵状血管瘤如何介入治疗
肝血管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肝海绵状血管瘤如何介入治疗更新时间:2021-08-07

在组织学上,肝血管瘤可分为硬化性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4种类型,其中最为多见的是海绵状血管瘤,占肝血管瘤的95%~98%,而且其尸检发现率为0.4%~7.3%。这种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不过以30~50岁的女性最为多见。一旦患上该病,患者就需积极进行介入等方面的治疗。那么该病应该如何介入治疗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来说,该病介入的方法包括动脉栓塞、射频消融两种。其中前者是选择到肝脏血管瘤的供血动脉血管,并使用栓塞剂将供血动脉阻塞,达到治疗的一种方法。使用该种方法之后,部分患者会有恶心高热腹痛等并发症发生,而且由于栓塞剂对于正常肝细胞、胆小管会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所以有的患者还会有肝坏死、肝囊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而射频消融是将射频中刺入血管瘤病灶,产生射频波能量,使得血管瘤发生凝固坏死、机化与吸收的一种方法。该种方法治疗的优点是相对较安全,恢复迅速,不过也可能会产生出血、门静脉栓塞肝功能衰竭肝脓肿等并发症。为了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医生通常会严格要求适应症。另外,该病还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小板减少以及凝血功能障碍。一旦发生这两种情况,就需及时为患者输注血小板跟凝血因子,改善凝血状况。

以上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治疗,患者的病情可得到不错的改善。当然,治疗后,患者也需注重日常管理跟病情监测。其中日常管理上,患者需是适当进食肉类、奶类、蛋类等优质蛋白食物,并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病情监测上,需定期进行B超检查,观察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变化情况。

审编医生
侯科超肿瘤综合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枣庄市胸科医院

主治疾病:肿瘤综合科,擅长肺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卵巢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