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慢性结膜角膜炎是指病程超过三周以上的,以致病微生物侵入、自身免疫反应、物理化学刺激等因素为发病原因的感染性疾病。与其他人共用毛巾、经常出入游泳馆、浴池等场馆是导致慢性结膜炎感染的常见诱因。那么慢性结膜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文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具体的阐述。
正如上述所说,慢性结膜结膜角膜炎的发病原因已经查明,该病在临床上采取以对因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的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致病微生物或致敏物与结膜角膜的接触,常使用人工泪液或生理盐水对眼部进行冲洗。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用眼过度。
2.药物治疗
临床会根据不同致病微生物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细菌感染药物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如合并全身细菌性感染,可给予静脉滴注治疗;当致病微生物为病毒时,可使用抗病毒类滴眼剂进行治疗,包括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针对过敏导致的慢性结膜角膜炎,可选用抗组胺类、糖皮质激素类、非甾体类滴眼液进行抗过敏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结膜结膜炎,在临床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滴眼剂或眼膏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红霉素软膏,四环素滴眼液等。
慢性结膜结膜角膜炎会引起患者视力下降,此时可选择维生素类药物进行营养补充治疗以改善视力。慢性结膜角膜炎经积极治疗,大多可以痊愈。倘若该病发现较晚且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因为感染而使患者出现角膜溃疡、瘢痕、眼球粘连等并发症,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