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一)发病原因
凡可使筋膜间隙内容物体积增加、压力增高或使筋膜间隔区的容积减小,致其内容物体积相对增加者,均可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常见的原因有:
1.肢体的挤压伤 肢体受重物砸伤、挤压伤或重物较长时间压迫,例如地震时建筑物倒塌压砸于肢体上,醉酒、CO中毒等昏迷病人肢体压于自己的躯干或肢体之下,受压组织缺血,于压力除去后,血液再灌流,使受伤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出血、反应性肿胀,使间隔区内容物的体积增加,随之压力增高而发病。
2.肢体血管损伤 肢体主要血管损伤,受其供养的肌肉等组织缺血在4h以上,修复血管恢复血流后,肌肉等组织反应性肿胀,使间隙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而发生本症。例如股动脉或奈动脉损伤,在4h以后修复血管,可能发生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肢体创伤出血,在急救时上止血带时间较长,例如2~3h,肢体尚未坏死,除去止血带之后,肢体反应性肿胀严重者,在下肢可发生小腿筋膜间隙综合征。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处压迫、刺激或损伤肱动脉,导致痉挛或血流淤滞,致前臂肌肉缺血,发生Volkmann挛缩,亦是筋膜间隙综合征之一种。
3.肢体骨折内出血 肢体骨折,出血流入筋膜间隙内,由于筋膜间隙的完整结构并未受到破坏,积血无法溢出而内容物体积增加,使压力增高而发病,可见于胫骨折及前臂骨折等。
4.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 不少文献报道,外用小夹板或石膏夹板固定,由于固定过紧压力太大,使筋膜间隙容积压缩,损伤组织、肿胀,亦使间隙内容物增加,如不及时放松夹板,可发生本征。见于前臂或小腿骨折。
5.髂腰肌出血 因外伤或血友病出血,受肌鞘的限制,出血肿胀,压力增加,呈屈髋畸形,可压迫股神经致股四头肌麻痹。
6.其他 截石位手术时,两小腿置于托架上,小腿三头肌受压超过5h,也可致本征。Macintosh报道5例,术后出现小腿后筋膜间隙综合征。前臂及手部输液渗出,也可致手筋膜间隙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当肢体遭砸压或其他上述病因之后,筋膜间隙内的肌肉出血、肿胀,使间隙内容物的体积增加,由于受骨筋膜管的约束,不能向周围扩张,而使间隙内压力增高。压力增高使间隙内淋巴与静脉回流的阻力增加,而静脉压增高,进而使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从而渗出增加,更增加了间隔区内容物的体积,使间隙内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即内容物增加→内压升高→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压升高→渗出增加→内容物增加。一般情况下,间隔区内压增高,均不至大于该间隙内动脉干收缩压,因而通过该间隔区供养远端的动脉血流减少,但不至中断,肢体远端脉搏减弱以至摸不清,但末端均有血运而不至坏死。由于间隔隙内压的增高可使区内组织毛细血管压闭,微循环受阻致组织灌流减少,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毛细血管在缺氧状态下,其通透性增加,又增加了渗出,形成恶性循环。间隔区外肢体表面皮肤,可有肿胀水泡,因有邻近血供,一般不发生坏死,但可由于血运减少而神经功能(皮肤感觉)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