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hemorrhagicfever)是欧、亚、非三大洲都有分布的蜱媒自然疫源性病毒疾病。本病以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临床表现与其他型出血热相似,惟肾脏的损伤较为轻微。患者入院时多呈重症,病死率高达 ...... [全文阅读]
宜1、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 2、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点击查看详情]
忌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油腻、煎炸类食物; 3、忌过咸、生冷饮食; 4、忌吸烟酗酒…[点击查看详情]
(一)发病原因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属于布尼亚(布尼奥罗)病毒科(Bunyaviridae)的内罗病毒属(Nairovirus)。病毒颗粒呈圆形和椭圆形...[详情]
1.潜伏期 2~12天。2.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骤,恶寒战栗,体温上升至39~41℃。头痛剧烈,尤以前额和颞部剧痛难忍,颜面呈痛苦表情。周身肌痛,四肢关节酸痛剧烈,甚至难以行走。病程早期颜面和颈项部皮肤潮红,眼结膜、口腔黏膜以及软腭均...[详情]
对诊断有一定价值,如用患者血液早期进行乳鼠接种分离病原体, 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或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为阳性者,即可确诊。本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减少,有时可减少至1×109/ L,血小板减少。尿常规检查多有蛋白尿...[详情]
1.流行性感冒 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炎的症状较明显,皮疹少见,无皮肤瘀点、瘀斑。2.麻疹 咳嗽、流涕、流泪,眼结合膜充血、畏光,以及咽痛,全身乏力常见...[详情]
1.急性血管内溶血 最为常见,发生率约为1%,多发生于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as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排酱油样小便、贫血、气促、心率加快,尿标本检查...[详情]
目前尚无疫苗。最为切实可行的预防在于防蜱灭蜱,加强对牧民和农场职工宣传教育,使其具有预防蜱类叮咬的知识。据称本病因医院内感染而造成的暴发流行竟高达70%,通过患者带病毒血液传播感染的机会比气溶胶途径为多。国内也曾发生过医务人员在抢救患者...[详情]
(一)治疗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原则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而以控制出血和抗休克为主。1.对症治疗 为防止出血可输入血小板、血浆,并用止血剂。阿司匹林以及有抗血小板或抗凝血的药物均应禁忌。对那些易于引起继发感染的处理措施要加强监控,...[详情]
高热期病人由于体温高、出汗多、代谢增强对机体消耗很大,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良蛋白质等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全流饮食或半流饮食。如牛奶、豆浆、红枣米粥、莲子汤、天然果汁、藕粉、鸡蛋汤、面条、挂面等...[详情]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hemorrhagicfevervirus)属于布尼亚(布尼奥罗)病毒科(Bunyaviridae)的内罗病毒(Nairovirus)。病毒颗粒呈圆形和椭圆形,直径约8”[详细内容]
“1、本病的潜伏期2~12天。 2.症状和体征 (1)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病很急且怕冷,体温上升至39~41℃。 (2)发病早期颜面和颈项部皮肤潮红,眼结膜、口腔黏膜以及软腭均见明显充血,呈醉酒貌。 (3)起病”[详细内容]
“患者到了病程中期,有呕血,严重时连续大量呕血,同时发生血尿和血便,可见黑便。重症病程短,仅2~3天即可死亡。死于严重出血、休克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有些患者可发生脑膜脑炎而伴有颈项强直、神志不清乃至昏睡 ”[详细内容]
“您好,此病暂时目前尚无疫苗,主要是从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三方面进行预防:1、远离传染源:防蜱灭蜱。2、阻断传染途径(1)一般是通过患者带病毒血液传播,因此要做好对患者的隔离;要严格隔离患者,谢绝家属探视,以避免与患”[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
“你好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原则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而以控制出血和抗休克为主。 1.对症治疗为防止出血可输入血小板、血浆,并用止血剂。阿司匹林以及有抗血小板或抗凝血的药物均应禁忌。对那些易于引起继发感染”[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