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阿丝虫病(loaiasis)是由罗阿丝虫引起的一种结缔组织丝虫病。主要临床特征为皮下结缔组织的游走性肿块以及丝虫性结膜炎、关节疼痛等。 ...... [全文阅读]
宜1宜吃驱虫的食物; 2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点击查看详情]
忌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生姜、桂皮、胡椒、花椒; 2忌吃油腻的食物;猪油、羊油、牛油; 3忌…[点击查看详情]
(一)发病原因虫体微白色,呈半透明丝状,雄虫长30~34mm,宽0.35~0.43mm雌虫长50~70mm,宽0.5mm,常寄居于皮下与眼结膜下,可存活15年之久。微丝蚴长250~300μm,宽6~8.5μm,多在白天10~15时于...[详情]
本病潜伏期约1年,以后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皮肤及眼部症状与体征。1.皮肤症状 成虫移行于皮下结缔组织,由于其代谢产物的作用,引起变态反应,在局部形成发展迅速的卡拉巴(calabar)肿即丝虫性肿块(亦称游走性...[详情]
罗阿丝虫病检查项目: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寄生虫检查的直接涂片法、血常规、尿常规。外周血象多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高达60%~90%。所谓血象是指血液的一般检验(以往称为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是指对外周血中血液细胞数量和...[详情]
临床需与链尾丝虫病,常现丝虫病,奥氏丝虫病相鉴别。1.链尾丝虫病(DipetalonemiasisStreptocerca,A-cantho-CheilonemiasisStreptocerca)系由链尾丝虫成虫和微丝蚴寄生于躯干皮...[详情]
本病并发症较少见。可并发脑膜脑炎,脑脊液内可找到微丝蚴。服用乙胺嗪后,垂死的微丝蚴可阻塞大脑毛细血管,引起持续性昏迷。此外,还可发生丝虫病性心功能不全,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热带性肺嗜酸细胞浸润症,蛋白尿甚至血尿等。1.脑膜脑炎...[详情]
控制传染源:及时治疗患者,根据流行病学情况可通过排查确认感染患者;用杀虫剂消灭虻幼虫。消除传染途径:清除容易滋生虻虫的场所。保护好易感人群:进入丛林等虻虫较多的地方应事先在皮肤上涂驱避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以防斑虻叮刺。预防本...[详情]
治疗采用乙胺嗪治疗,对微丝蚴疗效好,但对成虫杀灭作用差,因此常需几个疗程治疗。成人2mg/kg体重,3次/d,连服10天或14天,也可用较小剂量,0.7mg/kg体重,3次/d,连服10天。或可采用小剂量开始...[详情]
香椿酱的食疗价值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润泽肌肤 。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很好的润滑肌肤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2.涩血止痢,止崩 香椿能燥湿清热,收敛固涩,可用于...[详情]
“它是由寄生在人体的罗阿丝虫引起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通过中间宿主斑虻传播。如果肿块不多,可以选择手术摘除。也可以选用杀虫药治疗,但是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详细内容]
“你好,罗阿丝虫病患者就是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但是也有不典型症状,患者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详细内容]
“你好,控制传染源:及时治疗患者,根据流行病学情况可通过排查确认感染患者;用杀虫剂消灭虻幼虫。消除传染途径:清除容易滋生虻虫的场所。保护好易感人群:进入丛林等虻虫较多的地方应事先在皮肤上涂驱避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以防斑”[详细内容]
“那你还是可以考虑一些微创的治疗,方法这样伤口愈合的也是比较快的,效果也好。你是属于体内的能力不足,可以考虑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这样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能力。”[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