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其他 > 中药膏滋熬制方法
其他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中药膏滋熬制方法

更新时间:2017-07-29

近几年冬天,湖北吃膏方养生的人越来越多,但自己会熬膏滋药的挺少。大家都知道,想要膏滋药的效果好,不仅开方医生水平要高,熬得好不好也是很要紧的。

眼下又到吃膏滋药的时令,膏滋药到底是怎么熬的,熬到什么程度算是好的?“一人一个方子,配好的药材要先浸泡,再煎两遍,把过滤后的药汁熬制浓缩,最后收膏装坛,一份膏滋药,连泡带熬就得一整天。”

中药膏滋熬制方法

前两道工序:

浸泡药材,煎成药汤

“膏方是一人一方,药材量有大有小。量大的十几斤重,量少的也得五六斤。在煎之前,得先用水浸泡至少半天以上。”吕柳荫说,充分浸泡药材,有助于将其中的成分更好地煎到药汤中来。

“这就像吃干木耳、干香菇,你得先泡开了才能烹饪。干制的中药材也一样。”国宝级熬膏大师吕柳荫老师,是清宫吕太医的传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他传承发掘传统膏滋获得了中国名老中医的大力支持,通过30年临床工作中摸索总结出的经验,铸就了膏方灵魂,使中药膏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造福社会。这几年经他手熬过的膏滋药少说得有几千副。

“煎药时得重视火候,先大火后文火。大火可以快速将药锅里的汤煮沸,文火能让药材成分充分释放。熬膏滋药跟煎汤药一样的,药材得煎两遍。头一遍,汤烧开后再煎两个小时;第二遍,汤烧开后再煎一个半小时。然后将两次煎出的药汤倒在一起。”

过滤

中间两道:

过滤药汤,上锅浓缩

“过滤药汤时不复杂的,可以用一大块纱布罩在桶上边,慢慢把药汤倒进桶里。这样药汤都流进桶里了,残留的药渣会留在纱布上。”吕柳荫说,因为膏滋药的药量一般都很大,煎汤、过滤的时候要准备好大锅、大桶,小了肯定装不下。

“浓缩药汤这个工序呢,其实就是把药汤里的水分挥发掉一些,水分少了,药汤就浓了。这个过程虽然是用大火,但也很耗时,一般要三四个钟头。”吕柳荫说,汤留得少了,下一步收膏时,添加进去的药材成分不好溶解;汤留多了,整个收膏过程会变得缓慢而且吃力。

“到底留多少药汤合适?这个就很难形容了,它是个经验活。”

后两道工序:

收膏,装坛

接下来,吕柳荫就要介绍最考验技术含量的一道工序了:收膏。

“药汤浓缩好以后,把冰糖、蜂蜜、阿胶粉、人参粉、三七粉等医生常开的药材粉末添进去,继续在锅里熬。整个过程需要不停搅拌,在挥发水分的同时防止粘锅甚至糊锅。收到什么程度合适呢?这是个经验活,收早了膏太薄,存放时容易发霉变质;收晚了膏太厚,膏会黏一部分在锅里或是装膏的坛子里,药量就受到损失了。如果收膏的时候糊锅了,那更要影响口感和药效。”吕柳荫说。

到底熬到什么程度可以收膏?“我是用竹片搅拌收膏的。把竹片从膏里拉出来,如果黏在竹片上的膏像液体一样往下滴,那就太薄了;如果膏黏在竹片上下不来,又太厚了。只有当膏像厚厚的油一样,从竹片上一片片往下掉,才算是刚刚好。”吕柳荫说,膏收到刚刚好,要马上倒入瓷坛或砂锅中,冷却后会变成黏糊棕黑的果冻状膏体,它既不会像液体那样流动,也不会像固体那样紧实。一坛膏滋药能熬成这样就算成了。吃膏滋药的市民,也可以用这个标准判断是否拿到了一坛薄厚适中的“好膏”。

这个熬法家庭适用

“现在有些医院把膏滋药的做法改进了,听说还有烧锅炉蒸的。我们这个做法比较传统,一般家庭也能学着这个方法自己熬。不过,熬膏滋药费时、费力还费料。你看我们三个人,手脚不停从早上6点半忙到下午5点钟,12个火炉、12套锅,一天烧300斤蜂窝煤,也只能熬出12坛膏滋药。”吕柳荫说。

而且,熬膏滋药对经验要求很高,如果没把握,建议还是到医院药房里代加工,毕竟一副膏方少说得上千块,熬坏了可惜的。

审编医生
徐英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医院:朝阳市第二医院

主治疾病:乳腺小叶增生,慢性乳腺炎,乳腺癌术后用药,男性乳腺...详情>

其他相关问答

阴部溃烂单纯疱疹病毒抗体为1 病情分析:你的情况考虑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与病毒感染有关指导意见: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口服干扰素片同时外涂更昔洛伟软膏等,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 提问人的追问 2017-04-19 15:20:01知道了医生谢谢您...
乙肝病毒>1000,正常吗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检查结果提示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2.4.5阳性。病毒稍高。指导意见:建议暂时先不用治疗。继续观察。平时注意休息,不过度熬夜劳累,阿不饮酒,不乱用药。
八个月的宝宝经常性的病毒性感冒发烧 病情分析:你好,如你所述,一般来说,孩子身体抵抗力差,会导致生病,注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做好护理,注意饮食,希望能帮到你。指导意见:另外,建议在生活中,注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做好护理,饮食上要也要多注意营养均衡,等孩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