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胃息肉 > 胃息肉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胃息肉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胃息肉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3-08-24

胃息肉的发生会导致胃部的消化功能受到不良的影响,对人的身体危害较大。但是其症状一般不是那么明显,所以容易被人忽视。现在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胃息肉的发病机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这种疾病。

发病机制

胃息肉一般多发生于胃窦,少数也可见于胃体上部、贲门和胃底。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1.增生性息肉 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息肉较小,一般直径小于1.5cm,呈圆形或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烂。组织学上可见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层腺体,上皮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见,固有层见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息肉伴有肠化生。少数增生性息肉可发生异型增生或腺瘤性变而产生恶变,但其癌变率一般不超过1%~2%。

2.腺瘤性息肉 系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约占胃息肉的10%~25%。一般体积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数无蒂,表面光滑,少数呈扁平状、条状或分叶状。组织学上主要由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成。上皮分化不成熟,核分裂象多见,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及混合型腺瘤,常伴有明显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息肉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肌层无明显增生,肌纤维无分散现象。本型息肉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直径大于2cm、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Ⅲ度者恶变率更高。

通过我们的介绍,我们大致知道了胃息肉的发病机制,希望大家能够定期去检查身体,及早发现疾病。如果有胃息肉的发生,请不要忽视,马上治疗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审编医生
张宝强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国药同煤总医院

主治疾病:高血压脑出血 硬膜外、硬膜下血肿 脑挫裂伤 蛛...详情>

胃息肉相关问答

中医胃息肉鉴别诊断有哪些 中医为息肉鉴别像你所说的这种情况来说,你这种情况要去正规医院详细咨询一下中医科医生,这样才能知道具体现象,单纯听你所描述的,这种情况来说,没有办法准确的告诉你,你这种情况该怎样鉴别效果比较好,所以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的中医科...
老人有偏头痛习惯做过胃息肉手术有一年多点了 病情分析:你好…如果是你说这种情况的话,还是不要坐飞机,因为你心口有疼痛指导意见:正常,如果是出现一个闷的话,或者事,心脏不舒服的话,肯定坐飞机的话尽量还是不要做的
胃息肉肠息肉电切15天后这一久又觉得腰上左右臂膀酸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情况描述,你所做的手术不会引起这些地方都不舒服,有没有长时间坐着站着低头弯腰等等。指导意见:要注意休息,睡硬板床,避免劳累受凉外伤,可以局部热敷,口服消炎镇痛药物扶他林,缓解肌肉痉挛,药物盐酸乙哌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