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 >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更新时间:2013-03-24

1.起病和进展方式 临床上慢性肾炎的起病和进展方式有: (1)以急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起病:病程迁延不愈,终而进入慢性肾炎。 (2)起病隐匿:可于体检、过筛检查中发现尿异常或高血压,经进一步检查诊为慢性肾炎。 (3)以非特异症状起病:如苍白、乏力、生长发育迟缓等,就医时已有程度不等的肾功能衰竭。儿童中较多以急性起病。其后病情的发展和原发肾小球病变的性质密切相关,其次与采取的治疗措施有关,如能否及时控制并发感染及高血压等。急性起病的患儿中有些进展较迅速,水肿、高血压、少尿和肾功能不断恶化,可于1~2年内死亡。另一些患儿虽水肿消退,但尿异常持续,又常于感染、劳累后反复出现急性发作,肾功能不断恶化,经数年或数十年进入慢性肾功不全。一旦出现明显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不进行透析和移植,常于数月至1~2年内死亡。

2.分型 一般分为普通型、肾病型及高血压型。

(1)普通型: ①一般表现:以苍白、乏力、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等。 ②特异性表现:包括程度不等的水肿,高血压、贫血、尿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夜尿增多,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尿浓缩功能受损。

(2)肾病型:表现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者称之为肾病型。

(3)高血压型:以严重高血压为主症者称为高血压型。 3.按病理类型分类 按病理类型分类的各种慢性肾炎,其临床特点如下:

(1)膜增生性肾炎:多见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女多于男。起病方式有: ①急性肾炎综合征,即起病急、血尿、水肿、高血压。 ②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此两种常以非特异上呼吸道感染为发作之先导。 ③以肾病综合征起病。 ④少数是尿常规过筛检查中发现尿异常[蛋白尿和(或)血尿]而当时全身症状尚不明显。本症临床上特点之一即补体(C3)低下,故又称低补体肾炎。贫血也相对较重,而血浆蛋白的降低和高脂血症的程度逊于微小病变。且病程迁延,虽有间断临床症状好转,最终大多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早期即有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者预后差。对常规皮质激素治疗常不敏感,有时还发生高血压脑病。移植后还可于移植肾上复发。但近年不少报道早期病例经较长期应用皮质激素(今主张尽量隔天顿服)再配合免疫抑制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治疗,有相当病例可缓解或维持稳定。

(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多数以肾病综合征起病,部分为无症状蛋白尿。1/3~1/2病例起病时即有血压高、血尿和血肌酐增高;表现为肾病者多呈激素耐药或初为激素敏感,多次复发后转呈激素耐药。病程一般为进行性恶化,所谓恶性型患儿可于数月至3年内进入肾功能衰竭,此类病理上常属萎陷型改变者。肾移植后20%~30%病例于移植肾上复发。

(3)膜性肾病: 原发性者在小儿少见,多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为无症状蛋白尿。蛋白尿为非选择性,常伴镜下血尿,早期一般不伴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预后在小儿较成年者相对好。Habib对69例小儿患者随访5年,10%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

(4)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一部分有急性肾炎史,其后或迁延不愈,或经无症状阶段然后又发,也可隐匿起病,多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可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急剧加重。

(5)系膜增生性肾炎:临床上或为急性肾炎后迁延不愈,或为血尿和(或)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起病。虽病程迁延但真正进入肾功能不全者为少数,多表现为迁延性肾炎。 凡肾炎病史超过1年,伴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贫血者,即可做出临床诊断。肾活检可以确诊并可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

审编医生
谢红霞儿科 主任医师 医院:国药同煤总医院

主治疾病:小儿感染性疾病,小儿肾病,结缔组织疾病,新生儿疾病...详情>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相关问答

慢性肾小球肾炎请问今晚可以过夫妻性生活吗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今晚性生活对明天的尿液检查是没有任何影响的。指导意见:你好,建议你平时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吃清淡饮食,充分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的摄入。
慢性肾小球肾炎,面色发黄浮肿,全身疲惫, 指导意见:你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年,现在肌酐200多,说明控制的还不错,给你看病的医生说的没有错,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如果广告上说能包治那也是骗人的,不要去花那冤枉钱,听你医生的,正规治疗,可以配合某些中药,增加自身免疫,...
癫痫病饮食注意什么,小儿癫痫病的原因 病情分析:根据孩子目前的临床表现特点来看,孩子这种情况不能排除有癫痫病的疾病指导意见:孩子,目前这种情况,个人认为还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脑电图,看看有没有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