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间隔穿破是急性心肌梗塞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急性心肌梗塞引致的心脏穿破中位于心室间隔者约占10%。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资料中,心室间隔穿破的发生率为1.3~2.0%。1847年Latham报告首例病人,1957年Cooley施行外科缝补术获 ...... [全文阅读]
宜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食物。…[点击查看详情]
忌1.避免油腻食物; 2.避免油炸食物; 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点击查看详情]
本病是急性心肌梗塞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故急性心梗是本病的唯一病因。心室间隔穿破的发生时间一般在心肌梗塞后2周左右,最短者24小时,最长者23天。心室间隔穿破的部位最常见(60%)于心室间隔的前方,靠近心尖区,由于冠状动脉前降支高度狭窄或...[详情]
心室间隔穿破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在心肌梗塞后数日至2周呈现粗糙的全收缩期心脏杂音。杂音通常位于胸骨左缘下方,可传导到腋部。约半数病人伴有震颤。一部分病人在开始呈现杂音前感觉剧烈胸痛。心室间隔穿破后急剧产生心室水平左至右血液分流。穿孔口径大,...[详情]
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血管影纹增多。心电图检查可显示心肌梗塞的部位。右心导管检查在心室水平可发现血氧含量增高,肺循环血流量常超过体循环血流量1倍以上。肺动脉压及肺微嵌压升高。选择性左心室造影有助于明确心室间隔穿破的位置和数目,了...[详情]
心室间隔穿破需与乳头肌梗塞,断裂引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相鉴别。两者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相似,但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常引起肺水肿的临床症状;产生的杂音常位于心尖区传导到腋部,很少伴有震颤;心电图检查常显示后外侧心肌缺血征象;右心导管检查在心室...[详情]
可并发下壁心肌梗塞、二尖瓣关闭不全等。1、下壁梗死心脏的下壁血管栓塞,导致该处心肌坏死缺血2、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包括四个成份:瓣叶,瓣环,腱索和乳头肌,其中任何一个发生结构异常或功能失调,均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通常情...[详情]
本病是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见的并发症,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以加强血管的弹性、韧性和防止出血,微量元素碘可减少胆固醇脂和钙盐在血管壁的沉积,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海产品含碘丰富);镁可提高心肌...[详情]
心室间隔穿破造成急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常在发病后短期内引致死亡。起病后25%的病例于24小时内死亡,50%的病例在1周内死亡,70%于2周内死亡。发病后生存1个月以上者仅有20%。唯一的治疗方法是施行手术,缝补破口,纠...[详情]
白屈菜、蒲公英、茴香、银杏(白果)、山楂果、蛇麻草、木贼、爱尔兰苔、山梗菜、香芹、红苜蓿、玫瑰实,它们都对心肌梗塞的治疗具有帮助。...[详情]
“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发生了室间隔穿孔,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会出现右室压力负荷突然增多的表现,可能会出现胸闷喘憋,急性心衰发作听诊可闻及明显的心脏杂音。”[详细内容]
“你好,本病是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见的并发症,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详细内容]
“你好,心室间隔穿破后,缺血性坏死的心肌组织需历时6~8周方能完成纤维性愈合过程,此时施行手术由于病情已较稳定,破孔周围的纤维化心肌组织又比较牢固,持线能力较强,手术成功率较高。”[详细内容]
“ 你好, 心室间隔穿破造成急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常在发病后短期内引致死亡。起病后25%的病例于24小时内死亡,50%的病例在1周内死亡,70%于2周内死亡。发病后生存1个月以上者仅有20%。唯一的治疗方”[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