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自古以来,中医在医学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治本的宗旨吸引着大众,为大众所接受。那么,对于新生儿溶血病,中医治疗法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以下内容。
新生儿溶血病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预防
对已致敏的孕妇:用益母草500g、当归250g、川芎250g、白芍300g、广木香12g共研成细末、炼密成丸,每丸重9g,孕期中每日服1~3次,每次一丸,直到分娩。
Rh或ABO不合的孕妇:口服黄疸茵陈冲剂,包括茵陈、制大黄、黄芩、甘草等。
二、中医治疗:
1. 湿热胎黄:
症状:目皮肤颜色黄而色泽鲜明或因湿重于热而见黄色略显晦暗、色泽不鲜,可有烦躁、哭闹不安、口渴、纳乳少、尿少色黄如桔色、大便秘结、唇红、苔黄腻,指纹滞。
治则:清热利湿退黄。
常用药方:茵陈蒿汤加味。茵陈、大黄、栀子、茯苓、大腹皮、泽泻、连翘。
1.湿热胎黄:
2.湿热内蕴、气血虚损:
症状:精神萎弱,嗜睡,呼吸困难,不能进乳,皮肤欠温,肤色黄,腹部膨隆,内有腹水,大便溏,舌淡,脉细弱。
治则:清热利胆,益气生血。
常用药方:茵陈蒿汤合当归黄芪补血汤加减。方用茵陈、黄芪、生栀子、当归、茯苓、白术、丹参、党参、甘草、黄芩、大黄。
3.瘀积胎黄:
症状:神倦肢厥,身目色黄而晦暗,肌肤可见瘀点、瘀斑、拒乳或呕逆。可见吐、衄、便血,腹部膨隆,可触及微结,舌暗紫,指纹紫滞。
治则:活血散瘀,疏肝利胆。
常用药方:血府逐瘀汤如减。桃仁、红花、赤芍、当归、柴胡、鳖甲、枳壳、莪术、茵陈、茯苓。
4 .胎黄动风:
症状:身目黄色日渐加重,神萎,嗜睡,尖叫,双目凝视,口角抽动或角弓反张,唇舌紫红,苔黄,指纹青滞。
治则:清热退黄、平肝熄风。
常用药方:茵陈蒿汤合羚羊钩藤汤加减。茵陈、栀子、大黄、钩藤、羚羊角、茯神、竹茹、菊花、生地。
中医博大精深,对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也有很深的理解,在治疗效果上是其他治疗法所不能及的。但是,在使用以上治疗法时必须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否者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