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表现是肿物从肛门脱出。刚开始时肿物比较小,在排便时排出,随后会自己恢复。但时间长了之后,肿物的体积会增大,在便后需要用手才能托回肛门中,并且患者在排便时会出现下坠感。若发展到严重的情况,患者即使是站立和咳嗽肿物都会脱出。若不及时治疗,则会随病情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现象。那么造成直肠脱垂的原因有哪些,以下为具体病因。
一、解剖因素:发育不良的婴幼儿以及营养不良、年老体衰的患者,都很容易出现肛门提肌和盆骨底部的筋膜薄弱无力的症状,小儿的骶骨弯曲程度较小、并且太直,进行手术会对肛门直肠的周围肌和神经造成外伤损伤,从而损害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和支持,导致直肠的进一步脱垂。
二、腹压增加:患有长期便秘的患者会导致腹腔内的压力增大,从而在每次排便时都压迫到直肠,从此以往导致直肠的脱垂。另外腹泻、前列腺肥大和患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的患者,也会有腹压增大的病症,其次进行过多次分娩的女性也要注意直肠脱垂的现象。
三、其他:患有内部痔疮的患者也会出现直肠内息肉经常脱垂的症状,脱垂时会向下拽拉直肠内部的黏膜,从而进一步引发直肠黏膜的脱垂,导致直肠完全脱垂。
以上就是引发直肠脱垂的几种症状。直肠脱垂的治疗要根据患者年龄、严重程度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主要目的是要消除直肠脱垂的形成因素。婴幼儿的直肠脱垂以保守治疗为主,成人的直肠脱垂可以采用硬化剂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另外成人的完全性直肠脱垂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