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直肠粘膜脱垂是指直肠粘膜和部分直肠,肛管向下移动,从而导致脱垂的一种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直肠脱出、便秘、腹泻以及直肠粘膜充血等症状,对患者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建议患者要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那此病应该如何治疗呢?直肠粘膜脱垂是否必须手术治疗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
1.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直肠粘膜脱垂的患者,主要通过将硬化剂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从而粘膜与肌层产生粘连。然后配合生活中做提肛运动来帮助恢复,生活中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大便干结。但需注意直肠黏膜糜烂或直肠坏死时,应避免注射硬化剂。
2.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并且严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建议可以选择进行手术治疗。PPH手术是目前临床直肠粘膜脱垂治疗使用率比较高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重度直肠粘膜脱垂的患者。直肠粘膜脱垂手术时首先扩张肛门,于齿状线上方约4厘米处将直肠黏膜缝合,然后将PPH吻合器插入肛门,吻合器能够将黏膜脱垂的部分进行切除。这种手术的优点是康复快以及能够避免术后肛门狭窄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对于轻度直肠粘膜脱垂的患者,建议可以先选择保守治疗,如注射硬化剂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建议患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生活中需要注意肛周皮肤清洁,可以坚持做提肛运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对减少疾病复发有一定作用。其次应该要避免吃一些辣椒、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否则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充血、水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