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直肠脱垂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以成人为主,仅有个别一岁半的宝宝发病,病发后容易产生直肠脱出、肛门失禁以及排便不尽感等表现。宝宝一旦发病不宜延误治疗方面的时间,应当根据宝宝的年龄及病情选择适宜的方法来治疗,那么治疗一岁半宝宝直肠脱垂的方法有哪些呢?
1.一般治疗
宝宝出现直肠脱垂的症状后,是有自愈可能的,在此期间应当缩短排便的时间,大便之后及时将脱出的直肠复位,并且要采取俯卧位,使用胶布固定宝宝的双臀。如存在有便秘或是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则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2.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宝宝直肠脱垂的首选疗法,可采用硬化剂来治疗,将其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内部,这样才能使黏膜与肌层形成无菌性的炎症,使用粘连固定。在临床上常用的硬化剂包括苯酚植物油、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等,用药后均能起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3.手术治疗
如宝宝的病情较为严重,且已经影响到直肠功能,则要考虑手术方法治疗,需结合宝宝的年龄、病情等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比如直肠悬吊固定术、骶骨上直肠悬吊术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饮食调理
宝宝出现直肠脱垂的症状后,日常饮食应当合理安排,多进食一些含纤维的食物,比如玉米、芹菜以及胡萝卜等均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还可以帮助大便排出。
总上介绍了四种治疗直肠脱垂的方法,该病不利于宝宝的成长,且会给直肠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出现脱垂症状后不宜延误治疗时间,可采用一般、药物以及手术方法来治疗。此外还要控制好发病期间的饮食,过于油腻、生冷及辛辣性严重的食物均应当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