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更新时间:2014-05-14 18:07:24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在新生儿免疫系统善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系统,并在血液系统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对新生儿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资料显示新生儿的患病概率为0.1%至0.5%,病死率为5%至10%。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对越高。常见病原体可谓细菌、真菌、病毒等。新生儿败血病可分早发和晚发两种类型。
1、 早发型一般出现于出生后7天之内,出生前或出生时受到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常伴有肺炎。其感染病原菌主要是G-杆菌为主,爆发起病,多个器官受累。死亡率一般在5%至20%之间。晚发型一般出现于出生7天以后,出生时或出生后感染性的可能性较大,一般可谓环境、医源性感染等因素引起。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机会致病菌为主。常伴有脐炎、脑膜脑炎等局灶性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
2、 由于新生儿败血症引起的原因较多,所以根据不能同的病原可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大肠杆菌败血症可选用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加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因考虑大部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一般会选用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等,或用万古霉素加上述耐酶青霉素治疗。厌氧菌败血症以甲硝唑为主。一般由革兰阳性细菌所引起的败血症可选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有抽痉、黄疸、脑水肿等并发症可以考虑对症治疗。
3、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一般可给予相应的免疫治疗。如新生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多来自母体,因此早产儿相对较易感染因低免疫球蛋白血症而致的败血症,所以应给以注射免疫球蛋白;重症患儿可考虑白细胞输入甚至交换输血等。
目前新生儿败血症由于误诊、治疗的延误或家属的不积极配合等原因,使其往往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但是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大部分新生儿是可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