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
蜂蜜,是昆虫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份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被称为“老人的牛奶”。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种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1千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热量。另外,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禁忌人群
糖尿病人、婴儿忌食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蜂蜜的热量表(每100克)
- 食部100%
- 水分(克)22
- 能量(千卡)321
- 蛋白质(克)0.4
- 脂肪(克)1.9
- 碳水化合物(克)75.6
- 不溶性纤维(克) —
- 胆固醇(毫克) —
- 灰分(克)0.1
- 维生素A(微克RE) —
- 胡萝卜素(微克) —
- 视黄醇(微克) —
- 硫胺素(毫克) —
- 核黄素(毫克)0.05
- 尼克酸(毫克)0.1
- 维生素C(毫克)3
- 维生素E(毫克) —
- 钙(毫克)4
- 磷(毫克)3
- 钾(毫克)28
- 钠(毫克)0.3
- 镁(毫克)2
- 铁(毫克)1
- 锌(毫克)0.37
- 硒(微克)0.15
- 铜(毫克)0.03
- 锰(毫克)0.07
- 酒精(毫升)% —
- 酒精(克) —
蜂蜜的功效与作用
1.心血管患者的佳品
蜂蜜能改善血液的成分,促进心脑和血管功能,因此经常服用于心血管病人很有好处。
2.保护肝脏
蜂蜜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促使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增强抵抗力
食用蜂蜜能迅速补充体力,消除疲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4.杀菌
蜂蜜还有杀菌的作用,经常食用蜜糖,不仅对牙齿无妨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蜂蜜能治疗中度的皮肤伤害,特别是烫伤,将蜂蜜当做皮肤伤口敷料时,细菌无法生长。
5.促进睡眠
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觉前口服1汤匙蜜糖(加入1杯温开水内),可以帮助尽快进入梦乡。
6.促进胃肠蠕动
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蜂蜜的营养价值
1.蜂蜜中含有大约35%的葡萄糖,40%的果糖,这两种糖都可以不经过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体吸收的。
2.蜂蜜中含有与人体学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钙、铜、磷、钾等抗物质。
3.蜂蜜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转化酶,是食物中含酶最多的一种。酶是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吸收和一系列物质代谢及化学变化的促进物质。
蜂蜜的食用方法
如果本身肠胃不好的人最好是用30度的水泡着喝,否则容易引起腹泻、肠胃炎等中医有句话:“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说的意思是:每天早起空腹喝淡盐水,每天晚上睡前喝蜂蜜水。这样的理由是:早上喝淡盐水可以稀释一觉起来很粘稠的血液,而且有少许消炎作用,润肠胃通大便;晚上喝蜂蜜水有助于美容养颜,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所以,更科学的办法是把蜂蜜水留在晚上喝,而早上起来喝淡盐水。当然,也有的人大便艰难,那么早起喝蜂蜜水就有助于排便了,还是要分个人身体情况而定的。
蜂蜜的食物相克表
相宜 |
- 蜂蜜+黄瓜:润肠通便
- 蜂蜜+南瓜子:可驱蛔虫
- 蜂蜜+鸭梨:缓解咳嗽
- 蜂蜜+雪花梨:缓解咳嗽
- 蜂蜜+雪梨:缓解咳嗽
- 蜂蜜+胡萝卜:排毒
- 蜂蜜+茼蒿:预防便秘
- 蜂蜜+梨:缓解咳嗽
- 蜂蜜+牛奶:缓解贫血和痛经
|
相克 |
- 蜂蜜+大蒜:性质相反
- 蜂蜜+开水:会改变蜂蜜甜美的味道,使其产生酸味
- 蜂蜜+豆腐花:一起吃会引起耳聋,吃绿豆可以治疗
- 蜂蜜+葱:一起吃伤眼睛,可以用绿豆治疗
- 蜂蜜+热水:一起吃会使蜂蜜中的营养成份受到破坏
- 蜂蜜+鲫鱼:一起吃会中毒,用黑豆、甘草可以解毒
- 蜂蜜+螃蟹:中毒
- 蜂蜜+油豆腐:有损听力,腹泻
- 蜂蜜+豆浆:豆浆中的蛋白质比牛奶高,两者冲对,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
- 蜂蜜+腐竹:有损听力,腹泻
- 蜂蜜+韭菜:一起吃会阻碍血液循环
- 蜂蜜+菠菜:引起心痛
- 蜂蜜+茭白:引发痼疾
- 蜂蜜+豆腐干:有损听力,腹泻
- 蜂蜜+豆腐:易导致腹泻
- 蜂蜜+莴笋:不利肠胃,易致腹泻
- 蜂蜜+洋葱:一起吃会伤眼睛,引起眼睛不适,严重会失明
- 蜂蜜+河蟹:一起吃会引起中毒,可以用地浆水治疗
- 蜂蜜+北豆腐:有损听力,腹泻
- 蜂蜜+李子:有损五脏
- 蜂蜜+千张:有损听力,腹泻
- 蜂蜜+大米:一起吃会胃痛
- 蜂蜜+豆腐丝:有损听力,腹泻
- 蜂蜜+米饭:影响消化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