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医疗信息

寻医
找好医生 找好医院 医院频道 家庭医生
资料
互动
电话咨询 健康百科 一对一咨询
我是医生 我要为患者解决问题
资源简介 数据库产品介绍

您的位置:检查项目 > 血常规

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基本信息

  • 专科分类:生长发育检查检查分类:血液检查
  • 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是否空腹:空腹
  • 参考价格:25元
  • 温馨提示: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血常规正常值:

红细胞计数(RBC)(单位:10^12/L)

男:4.0-5.50*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红细胞压积(HCT)(单位:%)

男:40-50%,女:36-45%,新生儿:36-50%;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单位:fL)

男:80-100FL,女:80-100FL,新生儿:97-109FL;

红细胞分布宽度(单位:%)

男:10-16%,女:10-16%,新生儿:10-18%;

血红蛋白浓度(HGB)(单位:g/L):

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单位:pg)

男:26~38pg,女:26~38pg,新生儿:26~38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单位:g/L)

男:300~360*g/L,女:300~360*g/L,新生儿:300~360*g/L;

白细胞计数(WBC)(单位:10^9/L)

男:4-10*10^9/L,女:4-10*10^9/L,新生儿:1.5-2.0*10^9/L;

单核细胞计数(MONO)(单位:10^9/L)

男:0.3-0.8*10^9/L,女:0.3-0.8*10^9/L,新生儿:0.3-0.8*10^9/L;

单核细胞比例(MONO%)(单位:%)

男:3-10%,女:3-10%,新生儿:3-10%;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单位:10^9/L)

男:2.0-7.5*10^9/L,女:2.0-7.5*10^9/L,新生儿2.0-7.5*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单位:%)

男:50-70%,女:50-70%,新生儿50-70%;

淋巴细胞计数(LY)(单位:10^9/L)

男:0.8-4.0*10^9/L,女:0.8-4.0*10^9/L,新生儿:0.8-4.0*10^9/L;

淋巴细胞比值(LY%)(单位:%)

男:17-50%,女:17-50%,新生儿17-50%;

血小板计数(PLT)(单位:10^9/L)

男:100-300*10^9/L,女:100-300*10^9/L,新生儿:100-300*10^9/L;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单位:%)

男:10-18%,女:10-18%,新生儿:10-18%;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单位:fL)

男:7-13fL,女:7-13fL,新生儿:7-13fL;

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单位:%)

男:10-50%,女:10-50%,新生儿:10-50%;

血小板压积(PCT)

男:0.10-0.35%,女:0.10-0.35%,新生儿:0.10-0.35%。

血常规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RBC)(单位:10^12/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红细胞压积(HCT)(单位:%)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补液的参考值;

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单位:fL)

大于正常值,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甲状腺功能低下;

小于正常值,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全身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单位:%)

大于正常值,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贫血的分类;

小于正常值,比正常人的红细胞更整齐,临床意义不大。

血红蛋白浓度(HGB)(单位:g/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单位:pg)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单位:g/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白细胞计数(WBC)(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小于正常值,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单核细胞计数(MONO)(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小于正常值,无重要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比例(MONO%)(单位:%)

大于正常值,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小于正常值,无重要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败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

小于正常值,见于伤寒、副伤寒、病毒性感染、疟疾、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放射线照射、抗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单位:%)

大于正常值,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败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

小于正常值,见于伤寒、副伤寒、病毒性感染、疟疾、粒细胞缺乏症、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放射线照射、抗癌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淋巴细胞计数(LY)(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小于正常值,免疫缺陷、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

淋巴细胞比值(LY%)(单位:%)

大于正常值,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小于正常值,免疫缺陷、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

血小板计数(PLT)(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小于正常值,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单位:%)

大于正常值,血小板体积大小悬殊不均衡。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小于正常值,提示血小板减少。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单位:fL)

大于正常值,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镰刀细胞性贫血等。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症;

小于正常值,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单位:%)

大于正常值,需要配合其他检查才能判断;

小于正常值,需要配合其他检查才能判断。

血小板压积(PCT)

大于正常值,血小板在血液中含的比例高;

小于正常值,血小板在血液中含的比例低。

血常规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有晕针史的请提前说明;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血常规检查过程:

静脉采血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肘前静脉是绝大多数人(婴幼儿除外)的首选采血部位。此处一般血管较明显,疼痛感较轻,操作方便易行。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其次选择股静脉。

【方法】

1.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露出患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2.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在穿刺部位下方,以左手拇指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度~30度,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针头略放平,稍前行固定不动,抽血至需要量时,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并将患者前臂屈曲压迫片刻。

4.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内,切勿将泡沫注入,以免溶血。容器内放有玻璃珠时应迅速摇动,以除去纤维蛋白原;如系抗凝试管,应在双手内旋转搓动,以防凝固;如系干燥试管,不应摇动;如系液体培养基,应使血液与培养液混匀,并在血液注入培养瓶前后,用火焰消毒瓶口,注意勿使瓶塞接触血液。

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据化验内容的不同及项目的多少来决定的,一般在5ml左右。

血常规不适宜人群:

患有血友病,严重凝血因子缺乏症的病人。

血常规不良反应与风险:

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