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肺部疾病 > CT检查发现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肺部疾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CT检查发现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怎么办?更新时间:2017-02-11

纵隔病变的病因诊断较为困难,原因在于多数病变未侵犯支气管黏膜,因此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很难明确诊断。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是在支气管镜下通过针吸及活检针穿透气管壁从而获得病理诊断的一种方法。是诊断肺部肿瘤、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分期、不明原因纵膈淋巴结肿大定性的一种创伤性小的非手术取材方法,正是由于其创伤小、实用方便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创伤大、危险性高且费用昂贵的纵隔镜检查及剖胸探查。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相对于纵隔镜而言更具有可操作性及安全性,现已成为临床呼吸科医生诊断纵隔性疾病不可缺少的方法。但由于很多临床医生对该项技术接触、认识较少,因此开展的范围并不广泛,尤其在我国,很多呼吸科医生并不愿意在支气管镜检查时将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作为常规诊疗技术应用于纵膈病变的病因诊断中。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的适应证:1.对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取样 ,诊断肺部肿瘤转移,并对其进行分期。2.对气管、支气管旁周肿块、粘膜下病变及肺外周的病灶进行诊断。3.支气管内坏死和出血性病灶的病因诊断,预测外科手术的切除范围,小细胞癌或淋巴瘤的随访,纵隔囊肿和脓肿的病因诊断及引流。

作为一项操作技术, 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可以使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的阳性率从 24%上升到67% ,极大地拓展了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范围,使该项检查从单纯管腔内扩展至管腔外。 支气管镜针吸活检主要应用于纵隔及肺门的肿物或肿大的淋巴结穿刺活检,对导致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肺癌、转移癌、淋巴瘤、结节病及结核等病因诊断具有独特的价值。

结节病是一种可累及多脏器并伴有受累部位免疫增强的疾病,而I期结节病主要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在影像学上与淋巴瘤、恶性肿瘤的纵隔转移及纵隔淋巴结结核等不易区分,尤其与单纯纵隔淋巴结结核不易区分。绝大多数I期结节病具有自愈肚而无需特别的治疗,而结核等疾病必须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虽然生化、影像学等诊断手段不断改善,但首先必须获得病理诊断的依据。与其他方法所获得的标本相比较,TBNA可通过创伤较小的方式获取有诊断意义的标本。一项研究针对临床疑似结节病的50例患者进行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 ,41例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确诊率高达82%。

在纵隔淋巴结结核及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面,采用组织穿刺活检针所获取的标本均可获得病理诊断。在评估肺外周结节方面,TBNA可将常规可弯曲支气管镜下活检及刷检的检出率提高20%~25%。除此之外,TBNA还可对贴近气道壁的纵隔脓肿或囊肿进行引流,并获得微生物学标本。

安全性方面,近3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 是一项非常安全的诊断技术。

综上所述, 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 技术是一项非常实用的临床诊疗技术,该技术能帮助我们明确纵隔病变及淋巴结肿大的性质,及早获得病理诊断的“金标准”以便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同时可减少患者因外科手术所带来的创伤,减少住院时间!

审编医生
胡白瑜普通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

主治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哮喘等内科常见疾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