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后尽量不要插导尿管对吗
脊髓损伤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脊髓损伤后尽量不要插导尿管对吗

更新时间:2024-07-24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损伤节段以下部位将会出现运动,感觉等多方面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自理能力和心理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治疗期间需要长期卧床,一些患者丧失排尿反射,需要进行导尿治疗,为了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可以选择间歇性留置尿管的方式进行导尿。

大多数早期脊髓损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脊髓休克,可能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排尿反射消失,因此是为了预防尿潴留,在治疗早起需要留置尿管,将导管长时间经尿道插入膀胱。虽然尿管在治疗期间需要经常替换,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病情危重,需要长期卧床,机体免疫反应能下降,仍然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正因为如此,许多脊髓伤害患者担心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导致尿路感染带来痛苦,对留置尿管有抵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倡使用间歇性导尿术,具体做法是在脊髓损伤患者想要排尿时置入非常薄的临时导管,导出尿液之后再将导管取出,无需长期留置。间歇性导尿的优点是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率,并且允许患者在没有膀胱出口阻塞的情况下主动排尿。

膀胱的定期扩张可促进膀胱功能的早期恢复。在患者自发排尿之前,每4到6个小时导尿一次,当患者开始自发排尿或残余尿量逐渐下降时,可以每小时插管一次,然后每12小时插管一次,对膀胱进行定期扩张。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定期定量饮水,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排尿规律,这样就可以不用长期留置尿管。

由此可知,脊髓损伤患者在术后是可以不长期留置尿管的,采用间歇留置尿管的方式进行导尿,定期控制饮水量和尿量,调整膀胱周期性扩张,可以有效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而且间歇性导尿降低了尿路感染的风险,但是频繁的插入尿管容易造成尿路损伤,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审编医生
王俊生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治疾病:泌尿外科疾病如前列腺疾病,尿石症,肿瘤等诊治。男科...详情>

脊髓损伤相关问答

预防皮肤病毒感染可以服用头孢地尼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 病情分析:你好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是预防皮肤病毒感染,用头孢地尼和阿莫西林不对症。指导意见:头孢地尼和阿莫西林都是抗生素,是消炎药,对病毒感染没有预防也治疗作用。考虑服用板蓝根预防病毒感染。
6年前被自己家狗咬了当时没预防没打针现在会不会随时 病情分析:您好,如果被感染狂犬病病毒,那么潜伏期最长为六年。指导意见:建议您无需担心,因为咬伤您的狗好好的话,说明狗本身没有携带狂犬病病毒,所以您也不会有。
新生儿肠道感染引起的胀气是怎么引起的 病情分析:你好,小儿肠道感染一般都是由于不洁的饮食引起的。如果你是母乳喂养的话,一定要注意乳头的清洁卫生。指导意见: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不要接触小孩子的嘴。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病菌进入肠道,引起肠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