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丹痧 > 丹痧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丹痧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丹痧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13-03-24

[辨证论治]

1.邪侵肺卫

证候:发热骤起,头痛畏寒,肌肤无汗,咽喉红肿疼痛,常影响吞咽,皮肤潮红,可见丹痧隐隐,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力。

分析:邪犯肺卫,郁于肌表。痧毒疫疠之邪侵犯肺胃,初起在表,正邪交争,故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邪毒初犯,咽喉首当其冲,热结咽喉,故咽喉红肿疼痛影响吞咽。痧毒循经外泄肌表,则皮肤潮红,痧疹隐现。因邪毒尚在卫表,故舌苔可见薄白或薄黄,舌质红,脉浮数有力。

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方药:解肌透痧汤加减。常用药:桔梗、甘草、射干、牛蒡子清热利咽;荆芥、蝉蜕、浮萍、豆豉、葛根疏风解肌透表;连翘、僵蚕清热解毒。

乳蛾红肿者,加土牛膝根、板蓝根清咽解毒;颈部淋巴结肿痛者,加夏枯草、紫花地丁清热软坚化痰;汗出不畅者,加防风、薄荷祛风发表。

2.毒炽气营

证候;壮热不解,烦躁不宁,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瘀点。疹由颈、胸开始,继而弥漫全身,压之退色,见疹后的1―2天舌苔黄糙、舌质红刺,3―4天后舌苔剥脱,舌面光红起刺,状如杨梅。脉数有力。

分析:邪在气营,热毒炽盛。邪毒燔灼气分,则见壮热不解,面赤烦躁口渴;肺胃热毒化火,上攻咽喉,则见咽喉肿痛,伴有糜烂白腐;热毒外透肌表,则见痧疹密布,色红如丹;热毒炽盛,内逼营血,则疹色紫红或瘀点;气分热盛,则舌生红刺,舌苔黄糙,脉数有力;热盛津伤,胃阴亦耗,故舌光起刺,状如杨梅。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凉营清气汤加减。常用药:水牛角、赤芍、丹皮、生石膏、黄连清气凉营,泻火解毒;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鲜竹叶、玄参、连翘甘寒清热,护阴生津。

丹痧布而不透,壮热无汗者,加淡豆豉、浮萍发表透邪;苔糙便秘,咽喉腐烂者,加生大黄、芒硝通腑泻火;若邪毒内陷心肝,出现神昏、抽搐等,可选紫雪丹、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3.疹后阴伤

证候:丹痧布齐后1-2天,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减轻,或见低热,唇干口燥,或伴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苔剥脱,脉细数。约一周后可见皮肤脱屑、脱皮。

分析:邪毒渐清,阴液耗损。痧毒外透,壮热耗阴,阴虚内热,故见低热留恋;疹后肺胃阴津耗伤,故口干、唇燥,干咳;胃阴亏损,脾胃不和,故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舌苔剥脱;阴津亏耗,皮肤失润,故皮肤干燥脱屑。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清润燥热而滋养肺胃之阴液;天花粉生津止渴;甘草清火和中;扁豆健脾和胃;桑叶清疏肺中燥热。

若口干、舌红少津明显者,加玄参、桔梗、芦根以增强养阴生津,清热润喉作用;如大便秘结难解,可加知母、火麻仁清肠润燥;低热不清者,加地骨皮、银柴胡、鲜生地以清虚热。

发生心悸、痹证、水肿等证候者,参照有关病证辨证治疗。

审编医生
娄永亮中西医结合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开封市中心医院

主治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肿瘤,肝胆脾胃病,呼吸...详情>

丹痧相关问答

一年半前被狗咬了起了小包,没注射疫苗,今 病情分析:您好,临床上对于被狗咬伤的话还是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的,以起到预防的目的。指导意见:不过狂犬病毒的潜伏期都是比较短的,您目前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并不用担心的,目前被狗咬伤还是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的。
前5天去取环,然后晚上洗澡摸到阴道旁长出 病情分析:你好,只要没有出现其他不适就是没有问题的,不要太担心了,放松心情。指导意见:平时多注意点卫生,经常清洗会阴部,可以用妇科洗液或高锰酸钾清洗,不要有不洁的性生活。医生询问:请问还有其他不适吗
我昨天刚知道怀孕,但是一个星期前染了头发 病情分析: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虽然染发了,并不影响怀孕。可以不用过于担心。指导意见:你的情况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可以不用过于担心,染发并不影响受孕,也不一定影响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