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发生多器官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出现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肝大。多见于青少年患者,病死率较高。1950年在泰国首先发现登革出血热,以后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及加勒 ...... [全文阅读]
宜1、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 2、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点击查看详情]
忌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油腻、煎炸类食物; 3、忌过咸、生冷饮食; 4、忌吸烟酗酒…[点击查看详情]
(一)发病原因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中的黄病毒属(Flavivirus)。病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nm。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约11kb,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基因组与核蛋...[详情]
潜伏期同登革热,临床上可分为单纯的登革出血热及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1.登革出血热 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常于病程的第2~5病日出现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皮肤变冷,脉速,昏睡或烦躁,出汗,肝大,皮肤瘀点或瘀斑,束臂试验阳性...[详情]
(一)一般常规检查1.血常规检查 病后白细胞即减少,第4~5d降至低点(2×109/L),退热后1周恢复正常,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见中毒颗粒及核左移。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3×109/L。2...[详情]
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诊断:1.钩端螺旋体病皮疹、皮肤瘀点较少见 较常出现腓肠肌痛、眼结膜下出血,早期即有肾损害,尿中出现蛋白质、细胞和管型,外周血液白细胞增多。若延误诊治,重型病例后期常出现出血和多器官损害。...[详情]
1.急性血管内溶血 最为常见,发生率约为1%,多发生于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as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排酱油样小便、贫血、气促、心率加快,尿标本检查...[详情]
登革出血热应该如何预防?1.控制传染源 在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与治疗患者,同时,对可疑病例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加强国境卫生检疫。2.切断传播途径 ...[详情]
(一)治疗除实施登革热的支持及对症治疗外,尚需采取下列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 与登革热相同,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大便情况,应保持2000ml/d左右的尿量,每天排大便1~2次,并且,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尿液是否出现呈...[详情]
一、登革出血热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尚无有效食疗方。 二、登革出血热吃哪些对身体好? 1、要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2、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详情]
“你好,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前者以发热、皮疹、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病死率低;后者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建议去大医院详细检查,对症治疗,祝早日”[详细内容]
“登革热主要临床表现有出血、发热、休克,儿童患者病情会加重,登革热是通过蚊虫叮咬感染引起的一种虫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比较高发”[详细内容]
“你好,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血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计数<”[详细内容]
“你好,预防登革出血: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主要措施。灭蚊主要在于消灭蚊虫孳生地,伊蚊常在小积水中产卵孳生。、控制传染源在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对可疑病人应进行医学观察。病人”[详细内容]
“指导意见:一、高热时先用物理降温,慎用止痛退热药,高热不退或毒血症状严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二、出汗多,呕吐,腹泻者应及时补液,三、出血量大者可输全血或血小板,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详细内容]
“你好,登革出血热要吃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健脾和胃,益气养阴的食物进行调节。平时要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易消化吸收的流质、半流饮食,如牛奶、肉汤、鸡汤等,患者应该多饮水。对于腹泻、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潜在血容量不足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