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儿童保健 > 小孩玩手机上瘾怎么办
儿童保健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小孩玩手机上瘾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03-20

“别看手机了!”“别再拿着手机玩游戏了!”“把手机放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口头禅”成了家长对孩子每天重复得最多的话。

在学校、在家里、在商场、甚至走在大马路上……只要能看到有学生的地方,就能看到学生们人手一部手机,要么玩游戏,要么看视频,要么发微信。有的学生,只要手机不在手上一会儿,就会有种魂不守舍的感觉,甚至和家长争吵、抢夺……就连四五岁的孩子,一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来。手机,俨然成了现代学生们一个必不可少的用品,学生们每日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学生手机成瘾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而真正有益学生们身心健康的活动,孩子们却做得越来越少。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500名中学生中,平均每天玩手机1 小时以内的仅占10%,玩1至2小时的占到12%,玩2小时以上的占到8%,剩下的70%则是选择“随时想起来就用”。国内某知名大学数学科学学院8名大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针对“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的课题展开调研,共收到大学生完成的有效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666份。调研结果显示,将近50%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4个小时左右,9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不同程度的依赖。

面对这种现象,家长们发火、责备、限制、无奈……但还是无法让孩子们放下手中的手机。本期话题,本报邀请我省著名的青少年心理专家朱景忠老师,来为大家支招解读。

治疗“手机依赖症”需“对症下药”

为何学生们对手机的依赖感会如此强烈,甚至达到“成瘾”的地步?家长们有没有深刻地反省过其中的种种原由?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而科学地使用手机,更健康地学习成长?

给父母们的话

既不严防死守 也不顺其自然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是普遍现象,要让孩子不用手机,也是不可能的事。”朱景忠老师说,但是,也不能因为大家都要用手机,就不对孩子加以控制,放任孩子无限制地、随心所欲地使用手机。父母们在指导孩子使用手机时,要做到“既不严防死守,也不顺其自然”。

A、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朱景忠老师分析,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应该毫不吝啬地多花时间来陪伴、关爱自己的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孩子交心,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倾听孩子心声、多疏导孩子情绪。这样孩子就容易转移自己的兴趣爱好,少以手机为伴。

家长如果要做事,没有时间陪孩子,在孩子央求陪伴的时候,就应该和他说明情况,并告诉他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来做小帮手。

B、父母多为孩子安排丰富的活动

“父母们应该为孩子多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孩子的业余生活。”朱景忠老师建议,比如春天来了,周末就可以带孩子外出踏踏青,多与自然接触一下;也可带孩子到图书馆及阅览室看看书报,感受一下书香氛围;还可以陪孩子打打球,锻炼一下身体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健康的活动,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好处。孩子们对这些健康的活动接触得多了,他的注意力自然就会转移。

C、要了解孩子用手机玩些什么

“做父母的,也要了解孩子们使用手机时,到底在玩些什么内容,看些什么内容。”朱景忠老师分析说,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去使用手机。比如可以玩一些益智游戏、可以查资料、听音乐等等,这些都是积极健康的。但如果孩子玩手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生活(比如作息混乱)或者身体健康(比如说视力等),那就要严格限制。

D、给孩子买手机需“约法三章”

朱景忠还建议,家长们在给孩子买手机时,应尽量避免给孩子买那种功能复杂的手机,最好买一些功能简单一点的手机。其次是手机的价格不应太高,否则容易给孩子造成攀比心理。

“在允许孩子玩手机的同时,还应对孩子约法三章,加以限制。”朱老师说,比如:一个月固定给孩子充够一定数量的话费,并告诉孩子,超过以后就不会再给充值了,让孩子学会控制话费的使用;如果学校规定不准带就不能带;晚上回到家里,几点到几点可以开机使用,使用多长时间等等。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们在允许孩子用手机的同时,还应该科学合理地加以限制,否则孩子就容易放任自流,最后越来越难以控制。

E、家长应该带头表率

“此外,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应该时时处处都拿着手机看,还应当以身作则,做出带头表率。”朱景忠老师分析说,如果大人本身都没法控制自己玩手机的习惯,一边玩手机一边还要求孩子也不要去玩手机,怎么能要求让孩子去做好呢?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家长们只有自己做好了,孩子看在眼里了,也才能做好。

因此,规劝低头一族的家长朋友,一定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地玩弄手机。如果可能的话请放下手机,多看看书,和爱人谈谈心,和孩子下下棋聊聊天,或是一家人出门散散步,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促进家庭幸福。

孩子们依赖手机的几大原因

学生们之所以对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感,朱景忠老师分析了如下几点原因。

父母很少陪伴孩子

“好无聊”“没人陪我玩”,我们经常会从孩子们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由于现今独生子女居多,缺少陪伴。如果家长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朱景忠老师分析说,孩子们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只有寻找其他途径,来消耗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现在手机网络是最方便的,孩子们在使用手机时,有一种掌控感,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们在一种爱的缺失下,就会用手机来填充自己的空余生活,来寻找自己的快乐。

家长为了省心,主动让孩子玩手机

有的家长在忙手上的活儿,没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玩,家长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这样的做法不但助长了孩子玩手机成瘾,还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要忙所以才给我手机玩,那下次他们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机玩了。这样的做法不是爱,而是害,要不得。

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时候你越催促他就越着急,一着急就玩不好,或者越着急就越想多玩一秒钟。

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给孩子的话别让手机牵住心神

“班上好多同学都有手机了,可我妈妈就是不买给我,我很郁闷,真恨死她了!”这是一个初中女生的内心独白,也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朱景忠老师分析说,学生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要让自己学会思考,学会一定的辨别能力。

A、要学会体谅大人挣钱的艰辛

手机是爸爸妈妈辛苦挣了钱后买来的,不能和别人攀比,买手机要钱,每个月的话费也要钱,那会给家里带来更多的困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做儿女的也要学着体谅大人挣钱的艰辛,学会理解父母,体贴父母,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气派,打肿脸充胖子,让家里雪上加霜,让父母忧愁烦恼,这是很不必要的。

B、孩子们要学会遵守规定

当然,如果家庭经济状况允许,父母为了联系方便也愿意买,那另当别论,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放任自流。首先要按学校的规定行事,不准带就坚决不带,带去了上课时必须关机。其次是千万不要用手机上网、看电视、玩游戏,很多人沉湎于其中不能自拔,迷恋手机上瘾,这会严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因此要坚决制止。

C、不要把用手机当成是一种虚荣

孩子们买手机不要太贵、太时髦,一方面不小心丢失很心疼、很可惜,另一方面说不定会成为别人眼红的对象,弄不好会引来小地痞拔毛,对你进行敲诈勒索,千万不要为了虚荣、摆样子而遭受无妄之灾。

D、孩子们要学会思考分辨是非

总之,随着慢慢长大,你们也要学会思考,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也要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目前你们还小,好奇心、好胜心强,但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够,很容易受到外来人或事的影响,如果把心思过多地放在手机、电脑等方面,势必会影响到你的学习、成长,那就本末倒置,因小失大了,因此现阶段我的希望是:专心致志抓学习,别让手机牵住心。

审编医生
周洁清儿科综合 副主任医师 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治疾病: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小儿生长...详情>

儿童保健相关问答

四个月宝宝能坐吗 你好,一般宝宝出生之后的发育顺序是两个月左右会抬头,4个月左右会翻身,6个月左右会坐起来。所以4个月左右的宝宝还是不能坐的。过早的让孩子坐着,容易影响脊柱的生长发育。
四个月的宝宝能坐吗 4个月的宝宝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做的,而且还是做不稳的,首先需要注意观察看看具体生长发育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三翻六坐是比较正常的。看一下具体的发育情况,并且补充营养
四个月宝宝能坐腰凳吗 指导意见:宝宝4个月是不能坐腰凳,因为宝宝太小,坐腰凳需要等宝宝半岁左右就可以。4个月宝宝可以添加辅食,比如鸡蛋羹、米糊、蛋黄、水果泥或蔬菜泥等。首先少量宝宝吃,等宝宝慢慢适当多添加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