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2008年的研究表明中国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65%。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危险因素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房颤人群逐年增长,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的2-7 倍,而死亡风险增加2倍,因其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经济及生活负担,因此预防脑卒中对房颤患者尤为重要。但是患者对于卒中风险、抗凝获益及风险认识不足,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及对于出血风险的过分焦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对于抗凝药物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目前对栓塞风险评估主要依靠“CHA2DS2-VASc”评分,其中S2和A2分别代表既往有血栓栓塞病史和年龄;75 岁。这两项因素可成倍增加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是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这两项的评分各为2分。而A、H、C、D、Sc、V则分别代表年龄>65 岁、高血压、心衰、糖尿病、女性和血管疾病等,血管疾病是指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以及外周动脉疾病,这几项分别代表1分。最高评分为9 分,CHA2DS2-VASc 评分;2 者需口服抗凝药物;评分为 1 分者,口服抗凝药物或不进行抗栓治疗均可;无危险因素,即评分 0 分者不需抗栓治疗。
早期关于中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数据均接受抗凝治疗率不足10%,过半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近几年国内抗凝治疗状况较前有所改善,最新研究提示:在CHA2DS2-VASc≥2分的患者中,有28.3%接受抗凝治疗。然而中国抗凝治疗普及程度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内由于患者对于卒中风险、抗凝获益及风险认识不足,长期用药的经济负担及对于出血风险的过分焦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对于抗凝药物的满意度及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