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老年人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75岁的老年人里,患病机率达到10%,患者会出现一些心脏方面负担,造成房颤的原因一般都是因为疾病造成的,类似:高血压病、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等,下面,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房颤的一些基本信息。
房颤的症状
可有心悸、胸闷与惊慌。心室率接近正常且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心室率快而心功能较差时,可使心搏量明显降低、冠状循环及脑部血供减少,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昏厥或心绞痛发作。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大多在并发房扑或房颤后,劳动耐量明显降低,并发生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肺水肿。房扑或房颤发生后还易引起房内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临床上以脑栓塞较为常见,常导致死亡或病残。
房颤是怎么回事
1.心脏原因
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充血性心衰、心肌病及其他(窦结病、肿瘤、心包炎等)。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约占心房颤动病因的33.7%,常见于年轻患者。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5%,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动房颤多见于40~45岁患者。
青年患者较少见,即使发生也多为阵发性。其他心脏病如肺源性心脏病、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2.非心脏原因
家族性房颤、预激综合征、心脏手术和外伤引起房颤、电解质紊乱以及其它疾病等,另外嗜酒、迷走神经刺激(饮食或锻炼后)也可引起房颤。预激并发房颤的发生率为11.5%~39%。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被认为情况严重,因为旁路没有像房室结那样生理性传导延搁的保护作用,所以经旁道下传的心室率多在180次/min以上,严重影响心脏的排血量。
除了上述介绍的原因外,引发房颤原的原因还有可能来自于某些疾病,如FK3、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白血病、淀粉样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栓塞等。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1.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
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例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胺顿服的方法。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2.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
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常用药物包括下面几种。
3.β受体阻滞剂
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
4.钙通道拮抗剂
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尤其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5.洋地黄
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房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目前临床上多用于伴有左心衰时的心室率控制;
6.胺碘酮
可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建议用于慢性房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
二、非药物治疗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彻底根治房颤。
1.电复律
是指用两个电极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适当部位,通过除颤仪发放电流,重新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电复律适用于紧急情况的房颤如心肌梗死、心率极快、低血压、心绞痛、心衰等,房颤症状严重,病人难以耐受,上次电复律成功,未用药物维持而又复发的房颤。电复律不是根治房颤的方法,病人的房颤往往会复发,而且部分病人还需要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2.导管消融治疗
适用于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创伤小,病人易于接受。
3.外科迷宫手术
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房颤病人,手术效果好,但是创伤大。
4.抗凝治疗
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使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降低68%;但是抗凝治疗并不能消除房颤,不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如心悸、乏力、心衰等。
总结: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升高,身体的机能会慢慢的变弱,心脏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房颤就是由于一系列的心脏疾病引发出来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所以我们生活中都要提高预防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