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 > 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更新时间:2013-03-24

(一)发病原因

副神经节源肿瘤起源于副交感神经节简称“副节”。副节乃对交感神经干中的神经节相对而言,大多位于交感神经干之侧旁,偶尔亦见于内脏等远离的部位。副节按其主细胞对铬盐的反应,有嗜铬性与非嗜铬性之别,故副神经节瘤亦有嗜铬性与非嗜铬性之分。嗜铬性副节瘤以肾上腺髓质为主要代表,由其发生的肿瘤,习惯称“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而非嗜铬性副节发生的肿瘤则往往简称“副节瘤”。文献中也称之为“非嗜铬性副节瘤”(Nonchromaffin paraganglioma)与化学感受器瘤(Chemodectoma)等。

纵隔嗜铬性副神经节瘤较罕见,在所有纵隔肿瘤中不到1%,在所有嗜铬细胞瘤中不足2%。虽然绝大多数发生于前纵隔,起源于主动脉上或主、肺动脉副神经节、心房和心包上的岛样组织。心脏副神经节瘤多发生于左心房、左心室、左侧房室沟,也可发生于右心房、右心室部。其他则来源于主动脉交感、副神经节,多位于后纵隔沿肋椎沟处。其肿瘤体积不一,直径从1~2cm直到25cm。多数为良性,仅10%左右为恶性。手术切除标本通常5~6cm。只有14%左右临床可被扪及。肿瘤大小与症状轻重不一定成比例,有时体积较小者已有明显症状,而相当大者却保持“生理上宁静”,只是尸检时的偶然发现。肿瘤大多为球形、卵圆形或略呈分叶状。体积小者包膜不明显,较大者则每有完整包膜。肿瘤大多为实体性。新鲜标本切面灰红色,常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的灶区。在福尔马林溶液中(或暴露于空气)逐渐转变为棕褐。遇铬盐溶液则颜色立即变深。在阳光下儿茶酚胺的氧化过程大大加速。

嗜铬细胞瘤可同时或先后伴有其他APUD瘤,如甲状腺恶性C细胞瘤(“髓样癌”)、垂体腺瘤、甲状旁腺腺瘤、胰岛细胞瘤、类癌以及神经纤维瘤病等,成为内分泌腺腺瘤病的组成部分之一。

非嗜铬性副节瘤(“副节瘤”、“化感瘤”)此瘤比较少见。张逊等(1994)报道,在同期纵隔肿瘤的0.52%~4.3%;张合林(1995)年报道占10.74%,这可能与医院收治的范围有关。可见于中纵隔及后纵隔的脊柱旁沟,后者更常见。多数为良性,只有10%左右为恶性。副节瘤大多为“非功能性”,但偶尔可有功能活性。神经分泌产物主要为去甲肾上腺素。亦可有微量肾上腺素。临床上可出现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按摩肿瘤可使血压升高。非功能性副节瘤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可显示神经分泌颗粒,生化测定可精确定量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的含量(可高达24.5µg/g瘤组织)。当含量达1.5mg/g时可出现典型的嗜铬细胞瘤症状。

嗜铬细胞瘤,其绝大多数从生长特性来看无疑属良性范畴,然而由于瘤细胞常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病人可死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但不能因致死性而称其为恶性。关于嗜铬细胞瘤的良恶性问题,与其他内分泌腺肿瘤一样,不能单凭瘤细胞的形态来鉴别。一种类型是其瘤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出现梭形、奇异、深染或巨大多核的瘤细胞,且伴较多有丝分裂象,但生物学行为既无浸润,又不转移。相反的情况,偶尔形态学上分化良好,却意外地发生了转移。或者瘤细胞局部有浸润(侵袭包膜或血管),但未发生转移。转移多发生于肺、骨、淋巴结、脑等处。转移灶有时可在原发灶切除后多年才表现出来。偶尔也有原发灶隐匿,而转移灶首先出现症状(如颅内转移)的病例。

(二)发病机制

病理表现:

1.嗜铬性副节瘤 瘤细胞在很大程度上类似其起源组织。体积小、无包膜、分化良好的嗜铬细胞瘤有时与髓质增生难以鉴别。瘤细胞通常呈不规则多角形,体积较正常者稍大,胞质丰富,颗粒状,有时较空,界限不很分明。细胞核圆或卵圆形,常稍偏位,核质可较疏松,但深染者不少见。有时可见核仁较粗大,瘤细胞及核可有一定程度的异型,有丝分裂象偶见。瘤细胞可分散,可呈假腺泡状、束状、小梁状或小片状排列。仅含少量纤细的结缔组织间质,血管丰富,常扩张成血窦。瘤细胞之间常伴有一些体积较小的圆形细胞,部分可能为幼稚的嗜铬母细胞甚至交感原细胞,部分则为淋巴细胞。有时瘤细胞可进一步分化为更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呈小集落,可伴有神经元纤维以及神经鞘细胞增生(图1)。

偶尔,肿瘤之一部分表现为节细胞性神经瘤、节神经母细胞瘤或神经母细胞瘤。亦可能同时伴有肾上腺皮质腺瘤。

2.非嗜铬性副节瘤 肉眼观察表现为卵圆形、略呈分叶状、有弹性的肿块,表面光滑,常与大血管壁紧密相贴。包膜往往不完整,尤其在颈动脉体副节瘤。后者常有局部浸润。切面灰红至棕红色,血管非常丰富,有时甚似血管瘤,光镜下可见内分泌腺肿瘤的图像。由排列成巢的上皮样主细胞所构成,被丰富而扩张呈血窦状的纤维血管性间质所分隔。巢的周边部可有支持细胞(图2),而神经纤维往往难以查见。

主细胞有亮、暗两种。亮细胞每占多数,多边形。胞质丰富,透明,含嗜铬性细小颗粒。银浸渍法可显示针尖大小的嗜铬性颗粒及(主细胞巢的血管)基膜网架,细胞核小圆或卵圆。核质空透亮。核仁清晰。暗细胞体积较小,胞质较深染,核亦深染,核仁不明显,有丝分裂象极少见。

电镜下,亮细胞含较多神经分泌颗粒。界膜明显,有高电子密度的核心。暗细胞只在部分细胞内含少量颗粒,后者体积较大,不甚规则。不同部位的副节瘤在超微结构上无法区分。

恶性者正像许多内分泌腺肿瘤一样,很难单纯从镜下形态特征来鉴别。瘤细胞有异型性不一定为恶性的标志。瘤细胞巢中央发现坏死和有丝分裂象较多、浸润血管及包膜均有助于推测其可能为恶性。

审编医生
冯玉华普通内科 副主任护师 医院:枣庄市胸科医院

主治疾病: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纵隔肿瘤,食管癌...详情>

副神经节起源的肿瘤相关问答

脑膜瘤,核磁共振报告! 你好,你是不是打错字了?应该是考虑脑膜瘤吧。脑膜瘤间变的话,这种情况考虑脑膜瘤有恶变的倾向。所以这种情况还是建议到医院的神经外科进行手术的治疗。或者放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提问人的追问 2019-08-30 18:5...
肾术后转移肺部。透明系。 靶向联合,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有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化疗联合放射治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在手术切除减轻肿瘤负荷的基础上,化疗能够全身控制癌细胞的扩散,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
败血症有两个星期天,主要应骨指真身起源 这种情况我建议可以,做一个血培养,看看是哪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根据血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液体,促进细菌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