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肝脓肿是因多种微生物感染导致的肝脏化脓性病变,患者通常伴有肝脏剧烈疼痛等症状。此病危害较大,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胆道系统、淋巴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那么,临床上有哪些检查方法可以诊断肝脓肿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的5个检查方法。
1.实验室检查:通俗的说主要指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抗阿米巴抗体等,此检查方式可确定脓肿的性质及病情程度。
2.肝穿刺:即肝脏组织活检,是一种有创伤的检查方式,其准确率较高,通常可达到80%以上,在临床上应用较多,可对脓肿给予定性诊断。如脓液呈巧克力色,为阿米巴肝脓肿;如脓液呈黄绿色或黄白色,则为细菌性肝脓肿。
3.B型超声波检查:是一种无创伤、非手术的诊断性检查方式,具有无痛苦、无放射性等优点。在肝脓肿的临床检查中应用得较多,可以较为准确的判定肝脓肿的位置、范围等。
4.CT检查:是一种较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具有图像清晰、准确率高的特征,可以较为准确的辨识肝脓肿症状、有无病变等。
5.卡松尼皮试:是一种排除性的诊断检查方式,具有高效、准确率高的特点,通过检测结果是否阳性诊断是否患有肝包虫病,从而诊断是否患有肝脓肿。
综上所述,肝脓肿是一种危害较大的肝脏疾病,建议患者如果出现肝脏疼痛不适、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当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通过医学检查手段诊断是否患有肝脓肿。一般而言,可以采用的检查方式有实验室检查、肝穿刺、B超检查、CT检查、卡松尼皮试等,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