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一旦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情况就相对危险,如果抢救不及时,随时都可能危险生命安全。因此,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抢救时间等情况分析多久能治好?从而确定对症治疗方案,使病症更快恢复。
第一、休克是一种发展快、死亡率高的急重症疾病,是由感染引起的休克。如果临床医生能发现患者的感染部位并进行合理的治疗,治好率将更高,这时临床医生需要了解清楚休克的发展阶段,比如休克可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和不可逆期,而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不同。
第二、如果患者处于休克前期,治愈率较高,中晚期死亡率较高,尤其是晚期。毕竟休克是一个连续的渐进进程,可以看作是一条直线,把休克确诊为一个点,临床医生如果能在这个点之前发现休克线的存在,服用药物加以控制,就可以治愈疾病。
第三、全世界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约为50%,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早期要控制感染、清除病灶、休克纠正、抗感染等,这样患者的病情才会好转,整体预后较好。不过,对于感染严重的病症,休克难以纠正,就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脏器功能不全,这时除了药物外,配合辅助治疗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四、如果没有办法根除感染病灶,预后差,尤其是对于伴有基础疾病、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更会对生命安全构成危险,这个时候应该考虑通过手术来改善疾病,从而确保更好的治疗效果。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与感染严重程度、脏器功能不全、感染灶能否根除、药物治疗效果及患者实际病症密切相关。了解清楚病症严重程度,从而确定标本兼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治愈疾病,避免病症治愈不合理而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