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寒痹 > 艾灸后出水是为什么
寒痹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艾灸后出水是为什么更新时间:2017-02-17

艾灸后出水,不一定是湿气大,那是什么呢?

最近收到好几位灸友提问:“灸肚子时,每次都出好多水,衣服都湿透了,我的湿气好重吧?”

要说到艾灸出水的问题,就必须要谈到艾灸的方法。

现在大家常用的艾灸方法基本分两种,一是手拿艾条悬灸,另一种用艾灸盒或者随身灸(统称为工具灸)。手持艾条灸就像烤烧饼,工具灸就像蒸馒头, 局部汗出不能蒸发 ,相当于种地时使用地膜,,所以,工具灸出现水痕,并不一定是湿气大,如果悬灸,则可说明湿气大。

为什么呢?

因为工具灸是静止的,且因工具结构的原因受热量蒸发的水汽不能及时散发,聚集到一起就形成水珠。

是不是湿气大我们可观察皮肤变化:若灸处皮肤潮红,则说明湿气大,因为灸后皮肤正常的颜色是灸处皮肤均匀的燥红。皮肤表面痒,是体内有风邪;灸处皮肤现白斑,是体寒;皮肤表面刺痛,除艾条质量因素外,就是经络闭阻不通的现象。

通则不痛嘛,热量不向远端传导,单位面积上聚集了过高的热量,谁都会感到烧的刺痛。劣质的艾条热量只在皮肤表面聚集,很难产生“循经感传”,所以只觉得刺痛,不会出现舒服温煦的感觉。

艾灸后出水泡是排湿?

1、多数情况是排寒湿

如果艾灸出水泡,大多数情况确实属于排病排寒湿反应,因为湿寒之气属于邪气,艾灸属正阳之气,邪不胜正,是身体里的邪气自己在找出口,通过大小便、皮肤、汗液、呼吸道等排出来,表现在皮肤上就是水泡、红疹等。如果你湿气重,光按摩三阴交都可能会起泡的。

水泡不同颜色代表了病情不同!

*水泡透明无色,代表体内寒湿过重

*水泡黄色且有异味,代表体内郁热严重

*水泡是血水样,代表体内 湿毒严重,并有炎症

2、并非湿气重的人艾灸都会起水泡像有的人虽然体内湿气较重,但是各经络相对来说比较通畅,寒湿之气就会从一些不易起水泡的部分被逼出来,像足部,肩部(这就是有些人为什么艾灸会感觉脚底在风吹的一样)。

3、不排除是烫伤

艾灸时燃点离皮肤太近或者艾热温度过高,没有及时调整,这是艾灸起泡最常见的原因,也常发生于一些刚接触艾灸的人士或对温度不敏感的灸友。

要是你当时觉得痛,再一看马上起泡,朋友,你的皮烫熟了喂。要是你悬灸,艾条拿太久放低了些,艾灰掉落,瞬间起泡。基本都是烫伤。

以自己能接受的热度为宜,不是越烫越好!不是越烫越好!

4、出水泡的地方有玄机

艾灸如果是排邪气,出水泡也是有规律性的。水泡大都分布在人体虚弱处和下半身的某些穴位上,如破腹产的刀口处、关元穴、足三里。现代人脾胃虚弱,所以艾灸足三里是很易出水泡的。如果你有妇科病,艾灸三阴交也是易出水泡的。

有的人灸后施灸局部不起泡,而相应经络起泡,这样的现象更好,疾病总是要寻找一个途径,那么他自己寻找到了通道,自然就非常好了,这样疾病就可以从这里排除,痊愈的几率也快。

5、出水泡别慌张

如果水泡大于大拇指指甲盖,可以用针消毒刺破,再抹上药膏如芦荟胶,青草药膏或艾灰。

水泡小于大拇指指甲盖,直接抹上药膏就行

破了就抹艾灰,杀菌消炎,而且加快止血凝血,很快就会结痂

水泡部位暂停艾灸,不要碰水。

审编医生
孟令栋中医肾病内科 主治医师 医院:扬州市中医院

主治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痛风...详情>

寒痹相关问答

腰痛病风寒痹阻证中医诊断 你好!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进行牵引、理疗等物理治疗,平时注意卧硬板床休息,避免久坐久站及重体力劳动,避免长时间弯腰的动作,恢复期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症状:寒痹,膝关节冷痛 您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这两种要都是对症治疗,是可以一起吃的!建议再结合针灸治疗,口服中药全身调理!效果比较明显!平时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请告诉我类风湿的寒痹和热痹是什么症状? 根据病情描述,可能是类风湿,建议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专科,可以应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抗炎治疗,必要时可以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