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寒湿困脾 > 胃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寒湿困脾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胃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更新时间:2017-02-27

胃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脾胃湿气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身体湿气情况,一般是由于饮食不当,经常食用大量高糖类食物所引起的,脾胃出现湿气容易导致舌苔发黄,口苦,大便不成形而且出现发粘的症状,经常容易感到口苦、口渴等,长期脾胃湿气容易导致胃部疾病。

脾胃湿气症状。

1.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或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

3.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辨证施治

治疗原则采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方清中汤。方中黄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热盛便秘者,加银花、蒲公英、大黄、枳实;气滞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

若湿热并重,腹痛痞满呕吐不纳,舌白或黄,渴不引饮,大便泄泻,小便不利,或赤而短,舌苔黄滑者,治疗原则清热与燥湿并行,宜辛开清解法,可用王氏连朴饮。方药:厚朴、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方中黄连、栀子苦寒,清热泻火燥湿。厚朴、半夏、石菖蒲三药相配,苦温与辛温并用,辛苦开泄,燥湿化浊。半夏又有和胃止呕之功。豆豉宣郁透热。芦根清热生津。诸药配伍,为燥湿清热之良方、

脾胃湿热证、湿偏重证,拟清利湿热,宣畅气机,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若寒热互结,干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湿热是标实的表现之一。“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食疗

1.薏米红豆粥

薏米与红豆按1:1比例,再加等量大米,吃20多天后,可变为薏米和红豆之比为2:1,另一半是大米,粥熬至不稠不稀。

2.冬瓜汤

连皮冬瓜加水清炖。

3.麦冬

热较重者,可用麦冬熬粥,也可泡到菊花茶里饮用。

审编医生
张永霞中医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青海省中医院

主治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月...详情>

寒湿困脾相关问答

痰湿困脾中医院诊断。很胖有220斤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考虑最好可以到医院看一下即可的。指导意见:建议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冷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蛋类豆类即可的。可以吃点肾宝片。
心肾不交,寒湿困脾,脾肾两虚 病情分析:机体内分泌紊乱,刺激局部组织,导致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指导意见:需要注意饮食要增加营养,多进行肾俞穴的艾灸调理,也可以使用交泰丸进行辅助调理。
肾脾两虚,心肾不交,寒湿困脾 你好,这些证型在中医中药治疗方面还是比较好治疗的,一般中药治疗还要根据患者体质来决定病程长短,吃药调理期间一定要控制饮食和注意休息,饮食上不注意,经常熬夜或者房事频繁,也会导致病情好转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