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
恶性
青光眼一旦确诊,施行一般抗青光眼手术往往无效,并有招致病情恶化的危险;滴缩瞳药不能降压,反而引起
眼压升高。局部滴散瞳睫状肌
麻痹药,全身用高渗剂及碳酸酐酶抑制药是治疗本症的基础,局部及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是对本症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散瞳睫状肌麻痹药:属于这类药物有阿托品、东莨菪碱、后马托品、乙酰环戊苯(Cyclopentolate)及托吡卡胺(Tropicamide)等。用这些药物的溶液滴眼,2~4次/d,可以使睫状肌松弛,睫状环阻滞缓解,晶状体韧带
紧张,因而晶状体-虹膜隔向后移位,相对性瞳孔阻滞亦可缓解。前房恢复,眼压下降。对于有些晚期病例,药物疗效不满意。亦有极少数病例需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2)高渗药:常用的高渗药有甘油盐水、甘露醇、尿素、山梨醇等。这些药物可以使玻璃体
脱水,减少玻璃体内房
水潴留,因而使眼球后段体积减少,这就为晶状体-虹膜隔向后移位提供有利条件。高渗剂与散瞳睫状肌麻痹药合并使用往往可以收到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3)碳酸酐酶抑制药:常用的有乙酰唑胺及双氯非那胺,对治疗本症来说,疗效不如高渗药,亦需与散瞳睫状肌麻痹药合用,若与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药(普拉洛尔、噻吗洛尔等)合并使用,可能对减少玻璃体内房水潴留有益。
(4)皮质类固醇:一些典型的恶性青光眼常常由于
葡萄膜炎、外伤及内眼手术引起睫状体
水肿所诱发,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减少渗出,减轻睫状体水肿及防止晶状体或玻璃体同睫状体粘连。因此局部及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是恶性青光眼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应用上述药物治疗控制眼压后,仍需长期用散瞳睫状肌麻痹剂,1~2次/d滴眼,根据眼压情况,适当结合应用降眼压药。
2.手术治疗
(1)睫状体扁平部抽吸玻璃体积液及前房注射液体或空气:Chandler首先报告此手术方法用来治疗典型的恶性青光眼,其操作步骤如图8所示。
①先在透明角膜缘作一板层斜面切开,为下一步前房注入空气做准备。
②在颞下方切开球结膜,暴露巩膜,在角膜缘后3~5mm处作表面电烙,以角膜缘后3.5mm为中心作放射状巩膜切开,长2~3mm。
③用止血钳在12mm处夹住18号针头,通过已散大之瞳孔,在检眼镜观察下,针头自颞下巩膜切口向视盘方向刺入12mm深,然后向前后移动针头,划破后玻璃体膜,让液体自动流出,或抽出1~1.5ml液体,眼球即变软。
④通过预作的角膜缘切口,注射少量平衡盐液于前房,使眼球部分恢复球形。不必使眼球恢复正常压力,否则有引起眼压升高的危险。
⑤局部即滴阿托品溶液,以后继续用此药物治疗。
(2)晶状体摘除术:当病人用最大限度药量仍不能降压,晶状体明显混浊或一眼已施晶状体摘除时,适于施行此手术,需同时切开玻璃体前界膜,多数病例可获得成功的治疗效果。
(3)后巩膜切开及前玻璃体切割术:细心进行玻璃体切割以除去部分前玻璃体,对治疗本症有一定疗效。但有潜在的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应慎重采用此治疗方法。
(4)激光治疗:通过虹膜切除区进行氩激光光凝睫状突,继而用药物治疗,已有报告可缓解恶性青光眼,推想这是由于破坏了睫状环-晶状体阻滞所致。一些发生在晶状体囊内摘除术后的恶性青光眼,这可能由于玻璃体前界膜通透力降低所致。有报告用YAG激光在玻璃体前界膜打孔可有满意疗效,勿需施行前玻璃体切割术。
(5)冷冻治疗:睫状体冷冻治疗恶性青光眼,推测其降压机制在于睫状体及玻璃体本身的改变。
3.对侧眼的处理
(1)一眼发生恶性青光眼,另一眼在相似的条件下,有很大机遇也要发生恶性青光眼,此已为许多学者所公认。若对侧眼眼压正常,房角开放,可试滴缩瞳剂数天,滴药后如果眼压升高,前房普遍变浅,表示此眼存在着易患恶性青光眼的因素,任何内眼手术均有诱发恶性青光眼发作的危险。
(2)如果对侧眼已处于闭角型青光眼早期,应尽早施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除术。如果已达发展期或晚期闭角型青光眼,施行抗青光眼手术后,应注意早期控制炎症,适当滴散瞳睫状肌麻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