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一)发病原因
大便失禁的病因繁多,1种或多种病因均能引起大便失禁。大便失禁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失禁的程度、性质、直肠感觉和病因等分类,也可以中医辨证分型,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其病因分类如下:
1.大便性状的改变
(1)肠易激综合征。
(2)炎症性肠病。
(3)感染性腹泻。
(4)滥用泻剂。
(5)吸收不良综合征。
(6)短肠综合征。
(7)放射性肠炎。
2.肠容量或顺应性异常
(1)炎症性肠病。
(2)直肠容量缺损。
(3)直肠缺血。
(4)胶原血管性疾病。
(5)直肠肿瘤。
(6)直肠外压迫。
3.直肠感觉异常
(1)神经系病变。
(2)溢出性失禁。
4.括约肌或盆底功能异常
(1)括约肌解剖学缺损。
(2)盆底肌丧失神经支配。
(3)先天性异常。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粪块嵌塞、直肠感觉异常、肛门括约肌压力降低、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痴呆、医源性的等等。
(二)发病机制
正常排便活动在是神经内分泌调节下条件反射的随意活动,是多系统参加的复杂生理过程。结肠内粪便或气体,随着结肠节律性收缩运动和胃结肠反射的不自主活动到达直肠下段后,刺激直肠壁压力感受器。当腔内压达到一定阈值时,交感神经兴奋,直肠扩张、内括约肌收缩,肛隐窝受到刺激而产生便意。这一冲动沿内脏传入神经骶副交感神经传入腰髓的排粪中枢,再传入大脑皮质感觉区和运动区。当大脑皮质解除排便的抑制时,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松弛,即可出现排便活动。
关于大便失禁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正常大便的自控有赖于许多因素:大脑的功能、粪便的容量和稠度、结肠的传输、直肠的膨胀性、肛门括约肌的功能、肛门直肠的敏感性和肛门直肠反射等。这些因素中任何1个或多个因素的异常都可能导致大便失禁。
正常的排便需要适当的肛门直肠感觉。盆底感受器在察觉直肠内存在粪便方面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粪块嵌塞和溢出性大便失禁患者均有直肠感觉的降低,外伤性和特发性大便失禁(idiopathic fecal incontinence)的患者可能有肛管感觉的异常。特发性大便失禁或称神经源性大便失禁,它是由于控制盆底横纹肌及肛门外括约肌的神经进行性损害及内括约肌功能减退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