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泵功能衰竭,表现为动脉压显著降低。伴意识障碍,少尿出汗等休克征象。大多由于心脏(主要是左心室)收缩成分减少或丧失,或由于心腔充盈障碍,从而导致心排量急剧减少,乃至出现休克。 ...... [全文阅读]
宜1.宜吃维生素C等营养心肌的食物; 2.宜吃低盐低脂肪的食物; 3.宜吃增加心肌收缩力的食…[点击查看详情]
忌1.绝对禁忌饮酒; 2.忌吃影响心脏功能的食物; 3.忌吃过咸的食物。…[点击查看详情]
1.心源性休克 其中大部分是老年心肌梗死患者(80.64%)。这与老年病人心肌缺血损害较重及心肌退行性变有关。2.其他病因 急性重症心肌炎可引起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多见于儿...[详情]
1.临床分期根据心源性休克发生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1)休克早期 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儿茶酚胺大量分泌入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恐惧和精神紧张,但神志清醒、面色或皮肤稍苍白或轻度发绀、肢端湿...[详情]
1.血常规白细胞增多,一般在(10~20)×109/L(10000~20000/mm3),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增高常提示血液浓缩,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血小板计数呈进行性降低,出,凝血时间延...[详情]
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发病最初24h内应与以下情况鉴别:1.迷走神经兴奋所致的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速 主要见于下壁心肌梗死,给予阿托品,血压可很快回升。2.室性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可使血压突然下降,电复律后血压即可恢复正常。3...[详情]
1.休克肺 休克肺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1)肺毛细血管灌注不足使Ⅰ型肺泡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肺的空气-血流屏障加厚。(2)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受损,通透性增高,在肺淤血的情况下引起间质性水肿。(3)肺循环出现弥散性血管...[详情]
老年心源性休克为极其危重的心脏急症,病死率很高。心源性休克,大都发生在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为了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重点应放在原发病的治疗及监护上。对从事心血管病的医护人员,尤其是工作在CCU的人员,应该对心源性休克的诊断监护及紧...[详情]
近年由于药理学与医疗技术的进步,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许多病例通过正性肌力药、升压药、扩血管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溶栓以及辅助循环等治疗,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无可否认还是有相当多心源性休克病例,常规治疗无能为力,...[详情]
心源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泵功能衰竭,表现为动脉压显著降低。伴意识障碍,少尿出汗等休克征象。这个时候病人已经丧失了知觉,这样的话就是不能自己进食的,需要在积极进行抢救治疗的同...[详情]
“你好,心源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泵功能衰竭,表现为动脉压显著降低。首先要到医院,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在饮食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具体的可以进一步和医生进行交流。”[详细内容]
“你好!一般急性重症心肌炎可引起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老年人比较少见。扩张性(充血性)心肌病和心瓣膜病人通常引起慢性充血性心衰。心室舒张期充盈量减少,心搏量及心脏指数明显下降,,故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详细内容]
“你好,心源性休克早期临床征象是由于心泵衰竭,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和早期血灌注不足所致,表现有心率增快,室性心律失常,肺底湿性啰音,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等,此时动脉压变化尚不明显,收缩压正常或偏低,舒张压略升”[详细内容]
“近年由于药理学与医疗技术的进步,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许多病例通过正性肌力药、升压药、扩血管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溶栓以及辅助循环等治疗,死亡率有所下降。”[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