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面神经炎 > 面神经炎的鉴别
面神经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面神经炎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

  本病的临床阶段不同,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因此,中医辨证分型时也常以上述情况为依据,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或后遗症期。

  1、急性期 患者于本期中医辨证多为脉络空虚,风痰阻络。临床常见突然口眼歪斜,患侧面部表情动作消失,局部发僵,前额无皱纹,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流涎,可有耳后乳突疼痛或见外耳道有疱疹,舌苔白腻,脉弦滑。

  2、恢复期或后遗症期 本期病人多属于病久失治、误治或虽经治疗但仍未完全恢复者,本期中医辨证多为痰瘀互阻,痹阻经络。临床常见病人仍口眼歪斜,患侧面部发僵或有面部肌肉抽搐,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流涎,舌质暗,苔薄腻或厚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标准:

  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

  1. 发病突然,或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

  2.除部分患者起病后有耳痛、颜面部不适外,多数患者因说话不便或被他人发现患病。

  3.患侧鼻唇沟变平坦,口角低,额纹消失,鼓气时漏气,齿颊面间常有食物存积。

  4.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威吓瞬目反射均减退。

  5.恢复期可见患侧面肌痉挛,偶见“鳄鱼泪”现象,即嚼食物时,伴有病侧流泪

  6.损害在茎乳孔以上影响鼓索支时,则有舌前2/3味觉障碍;损害在镫骨神经处,可有听觉障碍;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及耳廓之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样损害;损害在膝状神经节以上,可有泪液、唾液减少。

  附:诊断标准:

  1、病前常有受凉、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

  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一侧(偶为双侧)外周性面瘫,可以伴有舌前2/3味觉减退耳鸣听觉过敏、耳部疱疹等;

  3、可以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外周性面瘫,如小脑桥脑角病变、脑干病变、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等。

西医诊断依据:

  根据其急性起病,发病前或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多为一侧的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一侧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变大,闭目不能或不良,病侧鼻唇沟变浅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鼓腮漏气,噘嘴及吹口哨均不能,咀嚼时食物残渣常留存于齿颊之间: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威吓瞬目反射均减退;或伴有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障碍及泪液唾液分泌减少等,即可诊断本病。

      西医鉴别诊断:

      根据起病形式和临床特点,诊断多无困难。但需与下述疾病鉴别:

  一、中枢性面瘫:系由于对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仅表现为病变对侧下组面肌瘫痪。

  二、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相鉴别:

  (一)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可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常为双侧性,绝大多数伴有其他颅神经及肢体对称性瘫痪和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等。

  (二)桥脑损害:桥脑面神经核及其纤维损害可出现周围性面瘫,但常伴有桥脑内部邻近结构,如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锥体束、脊髓丘系等的损害,而出现同侧眼外直肌瘫痪、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交叉性瘫痪)。见于该部肿瘤、炎症、血管病变等。

  (三)小脑桥脑角损害:多同时损害三叉神经、位听神经、同侧小脑及延髓,故除周围性面瘫外,还可有同侧面部痛觉障碍、耳鸣、耳聋、眩晕、眼球震颤、肢体共济失调及对侧肢体瘫痪等症状,称“小脑桥脑角综合征”,多见于该部肿瘤、炎症等。

  (四)面神经管邻近的结构病变:见于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底骨折等,可有相应的病史及临床症状。

  (五)茎乳孔以外的病变:见于腮腺炎、腮腺肿瘤、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等。除仅有周围性面瘫外,尚有相应疾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