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食管癌 > 这样喝水喝出食管癌
食管癌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这样喝水喝出食管癌

更新时间:2018-02-23

这样喝水竟喝出食管癌

注意,食管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世界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在生活中,喝水吃饭时,有时候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会损伤食管,久而久之会导致食管癌。来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滚烫食物反复损伤食管,易致癌

一般来说,人体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摄氏度,最适宜的进食温度为10~40摄氏度,可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摄氏度。而这里所指的滚烫食物温度是在70~80摄氏度以上,像刚沏好的茶水、煮沸的汤、才起锅的煎炸食品等。

众所周知,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后的第一通道便是食管。食管的管壁系由黏膜上皮层、黏膜下层和肌层组成,食物通过柔软而富弹性的食管肌肉蠕动收缩,将食物推送入胃内。

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黏膜上皮层,它既薄又软,最容易受到各种食物的刺激。如果食物过于热烫或粗糙,可能会烫伤或擦伤黏膜上皮,令其出现破损、溃烂、出血等意外。

一般情况下,黏膜上皮会很快通过自我增生来修复已破溃发炎的组织,但如果经常、反复使黏膜上皮遭受不良刺激,黏膜上皮频繁增生、修复,便容易出现一些在形态、功能上不正常的“异形性”细胞,日积月累,甚至逐渐恶变,最终可能演变成癌细胞。

研究表明,食管黏膜上皮增生患者,发生食管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40倍。

食管癌典型特征:进行性吞咽困难

当癌细胞不断扩展和增殖时,食管表面便会呈现突出、增生、破溃、出血等癌变征象,当癌组织扩展凸至食管内腔时,就会出现吞咽不适。

最初,吞咽食物时可能只是稍感阻塞感,需用力或用水冲下。接着,愈演愈烈,吃半流质食物时也吞咽困难,当晚期癌组织几乎堵塞食管腔时,甚至连咽一口水也相当困难。

预防食管癌:不能吃得太烫、太糙、太快

预防食管癌,首当其冲的就是:别吃太烫!别吃太糙!别吃太快!否则后果很严重...

因此,建议滚烫食物,如热水、热茶等,最好放一放再吃,而不是像常言道的“趁热吃”,进食时更应该细嚼慢咽。

除了烫食外,平时应不吃或少吃烧饼、烧饼、煎饼等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进食不宜过快,如果吃得过快或咀嚼不充分,也容易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还有一些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等,以及酸菜、泡菜等腌制食物含致癌亚硝酸盐,还是少吃为妙。

食管癌发病在性别和地域上有无明显差异?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山东、河南、河北、东北、广东等地,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过去男女发病比例是1.2∶1,现在高发地区这一数字达到1.6∶1,有的地方甚至接近2∶1。

食管癌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发病高峰期在75岁到85岁之间。虽然近十年来,我国食管癌的发病没有升高趋势,却出现发病人群趋向年轻化的特点,尤其是45~55岁年龄段的人,发病率不断上升。

食管癌发病在性别和地域上有无明显差异?

食管癌有一个特点———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筛查,只有胃镜。因此,食管癌高发地区、有家族史、长期抽烟喝酒、40岁以上的人应该每年做一次胃镜。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关于食管癌的相关介绍及早期发现

食管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与生命的疾病之一。我国每年约有20.9万人死于食管癌。食管癌的治疗结果因病期的早晚相差非常悬殊。以手术治疗为例,早期癌5年生存率90%左右,而中晚期癌5年生存率降到20%~30%。

食管癌的形成是由食管黏膜正常上皮细胞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刺激逐渐变为癌。从正常上皮发展成癌需要多长时间至今还不清楚,一般地说,从食管上皮重度增生发展成癌需数年之久,再由早期癌发展到中晚期癌需一年左右。

食管癌早期的信号

以往认为早期食管癌没有症状和信号是不对的。因为这些信号与症状轻微,时隐时现,不经治疗可以自动消失,因而被病人和医生忽略,未能进一步检查确诊,之后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其实,绝大多数早期食管癌患者都经历过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如果发现有以下症状就应引起警觉。

1.吞咽梗噎感: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能清楚记忆第一次发生的时间和引起的原因,多因进食不易咀嚼完善的食物引起。第一次出现梗噎后,不经治疗而自行消失,隔数日或数月再次出现。患者对这种症状的形容为咽下食物时食道内有气体阻挡,故主诉为“噎气”。因为食道具有高度弹性扩张能力,当病变仅限于食道上皮内,而未累及食道壁的肌层时,故仅有梗噎感,而不影响食物的下咽。该症状发生常与患者情绪波动有关,故患者常把这种症状的发生与“生气”联系起来。

2.胸骨后疼痛:这也是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诉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并能说明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可为烧灼样疼、针刺样疼或牵拉磨擦样疼痛。疼痛的轻重与食物性质有关:在咽下粗糙、热食或有刺激性食物时,疼痛较重;流质、温食疼痛较轻。咽下食物时疼痛,食后减轻或消失。也有少数患者疼痛较重,甚至呈持续性疼痛。患者自觉疼痛部位,不完全与食道内病变部位相一致。胸骨后疼痛大多可用药物治疗获得暂时的缓解,数日或数月后,遇到患者情绪波动或进食不当而又发生,常反复出现存在很长时间。

3.食道内异物感:患者常诉因某次进食粗糙食物将食道擦伤,或疑为误咽下异物存留于食道内,经常感觉有类如米粒或蔬菜碎片贴附于食道壁,吞咽不下,但不疼痛,与进食无关,即使不作吞咽动作,也有异物感,异物感的部位多与病变部位一致。

4.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滞留感:患者常诉食道口变小、紧缩,食物下行缓慢,并有停留的感觉。该症状只出现在咽下食物时,食后消失,与食物性质无关,饮水也有相同感觉。患者常感觉咽下食物时食道内似有阶梯样,食物缓缓“顿挫”下行。

5.剑突下疼痛:患者多诉为烧灼样刺痛,轻重不等,多在咽下食物时出现,食后减轻或消失,也有的为持续性隐痛,与进食关系不大。

6.咽喉部干燥与紧缩感:患者常诉咽喉部干燥发紧,或形容为“脖子”发紧,咽下食物不利,并有轻微疼痛,吞咽干燥与粗糙食物时明显。这种症状的发生也常与患者情绪波动有关。

7.胸骨后闷胀不适:这种症状患者常不能具体形容,只诉说感到胸部不舒服。

以上是早期食道癌比较常见的一些症状,另外有少数患者会有背沉、嗳气和耳疼等症状,甚至有极少数患者会无任何症状。早期食道癌的患者,可以有多种症状并存,也可只有一种症状,有的持续时间很长,有的则间断发生。日常生活中,这些不适症状可同时或先后出现,我们要特别警惕,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怎样预防食管癌?

尽管对食管癌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就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预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改变饮食习惯

不要吃过烫的食物,不吃热烫和过于粗糙的食物。过于热烫、粗糙的食物在通过食管,接触粘膜上皮时,会烫伤食管粘膜上皮,使粘膜上皮发生破损、溃烂、出血等病变。不要进食过快,不要狼吞虎咽,不要吃饭菜速度过快。

不吸烟,少饮酒

不要过量饮烈性酒以减轻对食管粘膜的刺激,由于酒精含量高或由于酒中含有的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可能使吸烟引起的口腔、咽、喉、食管部位的癌症发病因素成倍地增长。

不蹲食

因蹲着饮食时腹腔内压力增加,食物通过贲门进入胃的时候必然受阻,食管就要增加蠕动和压力来输送食团。食物与食管产生的摩擦力加重食管壁的损伤。损失的粘膜上皮会很快地增生来修复已破溃发炎的粘膜上皮,如果经常反复使粘膜上皮受到这种不良的刺激,粘膜上皮就会在反复增生、修复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在形态、功能上不正常的“异形性”细胞,而这些不正常的细胞积累多了,就会向坏的方向发展,逐渐发生恶性变化,最后形成不断地扩展的癌细胞。

吃新鲜食物

不要吃发霉的粮食,少吃酸菜:因为发霉的粮食可产生毒素。酸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物质,这些物质都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减少或避免亚硝胺化学物质的摄入,亚硝胺是一类致癌性很强的化学致癌物。因此,要尽可能不吃久存变质的食品、腌制的肉食品和腌菜等。不吃霉变食物,霉变食物也是诱发食管癌的因素之一。

莫忽视食管癌早期先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不是朝夕之事。因此,凡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尤其是来自或生活在食管癌的高发地区的人(男性更甚),平时有食用酸菜、饮酒等习惯者,近期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或不适等一种或多种先兆症状时,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以便能够早期发现病情。只要做到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审编医生
付伟肿瘤综合科 副主任护师 医院:枣庄市胸科医院

主治疾病:医学科普及临床麻醉,疼痛诊疗,麻醉和手术术前状态评...详情>

食管癌相关问答

吃饭时恶心难以下咽想吐是怎么回事不吃饭的时候没有什 病情分析: 建议您首先应该避免着凉,口服霍香胶囊和思密达治疗,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清淡饮食指导意见:及时治疗,调治结合,注意多饮些糖盐水,以避免发生脱水现象,生活有规律比较好,避免暴饮暴食,过度吃一些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七月十六号吃饭难以下咽 病情分析:你好,一般的在由于食道异常的时候,会引起很明显的进食困难症状。指导意见:你好,你的描述已经看到,目前已经做过检查的时候,建议应该及时手术治疗的,没有副作用的,是不用担心的。
吃饭时难以下咽~严重时水也喝不下去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可能是食道问题引起的上述症状,有无体重减轻消瘦等。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建议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做一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