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耵聍栓塞 > 怎么确定耳朵里有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怎么确定耳朵里有耵聍栓塞?更新时间:2018-03-11

怎么确定耳朵里有耵聍栓塞

耵聍栓塞(Impact Cerumen),是指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耵聍栓塞可影响听力或诱发炎症。

耵聍,俗称“耳屎”,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粘稠液体,耵聍腺是一种特殊的汗腺,位于长有耳毛的外耳道皮肤处。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成薄片状,但有的耵聍状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如尘埃、小虫子等)的作用。平时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可自行脱落排出。

若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则称为耵聍栓塞,属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耵聍栓塞形成后,可影响听力或诱发炎症,使听力减退耳鸣眩晕或反射性咳嗽;遇水膨胀时可致听力减退;刺激外耳道皮肤出现糜烂、肿胀疼痛或流脓。

体征:检查可见外耳道为黄色、棕褐色或黑色块状物所阻塞,质硬如石或质软如泥,多与外耳道紧密相贴,不易活动。

症状及危害:

1、听力下降:耵聍完全阻塞外耳道,可使听力减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若遇水膨胀,可致听力骤降,应与特发性突聋鉴别。

2、耳闷耳痛:耵聍栓塞后可诱发外耳道皮肤糜烂、肿胀、肉芽形成等,表现为耳部疼痛或闷胀感。

3、 其他:若耵聍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眩晕及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引起反射性咳嗽。

耵聍栓塞的诊断与鉴别:

耵聍栓塞通过耳科专科检查一般不难诊断,但需与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异物外耳道疖鉴别。

1、外耳道胆脂瘤:是外耳道损伤后,或皮肤的炎症使生发层的基底细胞生长旺盛,角化上皮细胞加速脱落,且排除受影响,在外耳道内堆积过多形成胆脂瘤。无继发感染的小胆脂瘤可无明显症状,胆脂瘤较大者,可出现耳内闭塞感、耳鸣、听力下降。一旦继发感染则有耳痛,可放射至头部,剧烈者夜不成眠,耳内流脓或脓血,有臭味。查体也表现为外耳道内栓塞性病变,但病灶内有大量的白色上皮样栓塞物,可与普通的耵聍栓塞相鉴别。但有时需要注意,长期的耵聍栓塞,有时可继发外耳道胆脂瘤。

2、外耳道异物:外耳道异物种类繁多,儿童多见,因小儿喜欢将小物塞于耳内。成人也可因挖耳时不慎将异物存留耳道内,或于外伤、作业时异物侵入、昆虫爬入等。外耳道异物诊断并不困难,但位于外耳道底部深处的小异物容易被忽略;或因异物存留时间过长,并发中耳、外耳道炎症;或局部分泌物较多,被耵聍包绕。临床表现则可依异物的大小、形状、位置和种类不同而异。

3、外耳道疖: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毛囊或皮脂腺被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以剧烈耳痛为主,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张口、咀嚼、打呵欠时疼痛加剧。如疖肿堵塞外耳道则可影响听力。

审编医生
张玲耳鼻咽喉头颈科 副主任护师 医院:滕州市中医医院

主治疾病:鼻炎,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咽...详情>

耵聍栓塞相关问答

耳朵里面有耳订如何弄出来,自己也可以弄 病情分析:依据你的描述,18岁,女,耳朵里面有耳订如何在家弄出来,有点软的,你去弄他就有点痛,大概一个星期左右。指导意见:如果是琐碎的皮屑状的耳耵聍,建议可以不管它,如果是大团块状的,可以却出来,或者先用碳酸氢钠泡软后,...
耳朵积水引发胶耳,现在吃药听力有所改善 病情分析:这个问题,具体要看情况,这样的情况多久了,用药效果明显吗指导意见:你说的这个问题,如果用药效果挺明显的,那就建议不用手术治疗,如果用药效果比较慢。就要考虑手术
耳朵打过耳眼已经打了两个月了 有可能和打的耳洞有关系,也有可能是外耳道炎或者是外耳道湿疹。也有可能是外耳道疖肿或者是耳廓假性囊肿合并感染。用酒精消毒,局部热敷。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挤压刺激。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