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知多少
糖尿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糖尿病知识知多少更新时间:2013-07-07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困扰人类健康的恶魔,其实该病的引起、病源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患者都是因为一些健康知识的空洞从而引起的。依现在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水平,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以预防为主!到底您对糖尿病知识知多少?不妨通过以阅读我们的专业文章,重新认识糖尿病:

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

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

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年龄:

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 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现代的生活方式:

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3、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激素异常:

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遗传基础:

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将来出现2型糖尿病的危险很大(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肥胖症:

肥胖症不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样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大量研究已显示,人体在高血糖和高游离脂肪酸(FFA)的刺激下,自由基大量生成,进而启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IR)、胰岛素分泌受损和糖尿病血管病变。由此可见,氧化应激不仅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也构成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怪圈。

胰岛素抵抗可以先于糖尿病发生,在其作用下,疾病早期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以保持正常糖耐量。当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减少或二者共同出现时,疾病逐渐向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进展,血糖开始升高。高血糖和高FFA共同导致ROS大量生成和氧化应激,也激活应激敏感信号途径,从而又加重胰岛素抵抗,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持续进展与恶化。体外研究显示,ROS和氧化应激可引起多种丝氨酸激酶激活的级联反应。最近的抗氧化剂改善血糖控制试验也证实,ROS和氧化应激会引起胰岛素抵抗。

β细胞也是氧化应激的重要靶点β 细胞内抗氧化酶水平较低,故对ROS较为敏感。ROS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促进β细胞凋亡,还可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间接抑制β细胞功能。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水平降低、分泌高峰延迟,血糖波动加剧,因而难以控制餐后血糖的迅速上升,对细胞造成更为显著的损害。

2004年Ceriello教授提出共同土壤学说,即氧化应激是胰岛素抵抗(IR)、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2004年是学说,2009年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既然糖尿病的引起有诸多原因,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应注意控制食物的科学摄入,加强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其次在繁衍后代是应做健康检查,共筑和谐家庭。

审编医生
王璐璐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治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脂血症。...详情>

糖尿病相关问答

在家自测血糖偏高5.6,7.8,9.9 出现空腹血糖增高的情况发生的这种情况,一般考虑是由于血糖增高或者糖尿病而诱发的这种情况,首先应该进行密切的进行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后血糖的情况,同时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饮食上不要吃太甜的食品。
测血糖第一滴血准还是第二滴血准 测血糖这个都没有太大影响的,不要太过紧张担心,主要是控制好餐前餐后的血糖,如果有糖尿病的人群,餐前餐后的血糖都需要监测的,一定要调整好用药,尽量控制血糖在正常的范围内能够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测血糖第一滴血要不要? 在医院检测时,医生往往不使用第1滴血,通常不使用,第一滴血是认为第1滴在刺破皮肤时受到了污染,并且有更多的组织液会影响检测结果,但是,现在医院来说,没有统一规定,第1滴血与第2滴血在检查上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中老年人在家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