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乏力
小儿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血小板数一般不超过600×109/L(60万/mm3),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但其平均容积不是增大,而是减小,只及正常巨核细胞的2/3,血小板功能无明显缺陷,临床上除原发病的症状外,由血小板增多所致的出血及栓塞较少见,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常继发于
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或溶血,
恶性肿瘤,
骨髓纤维化及脾切除术后等,亦可继发于
缺铁性贫血,各种炎性疾病,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风湿热,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核,肝硬化,慢性
肺脓肿,
骨髓炎,Wegener
肉芽肿,
结节病等,此外,某些药物亦可引起血小板增多,如长春碱类及抗真菌药miconazole等,脾切除术后血小板1/3可自脾池释放入血循环,故见血小板增多,2个月左右即可恢复,不会引起栓塞及出血,多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状很轻,血栓栓塞与
异常出血的机会较特发性者少,免疫抑制药如氨甲蝶呤所致血小板减少停药后,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血小板减少治疗纠正后,约于10~17天内血小板数上升,原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于强的松治疗后,可出现一过性血小板增多现象, 诊断标准:
1.血小板计数 增多,
2.血小板功能 正常,
3.骨髓象 正常,
4.有原发诱因 如
发热,运动,切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