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近年来很常见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疾病,好发于20到50岁的人群,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则会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这种疾病,很多人都将其与心肌缺血混为一谈。那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不是心肌缺血呢?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心脏神经官能症和心肌缺血虽然两者很相似,但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心理躯体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等因素引起的,跟心脏的关系其实不是很大,在目前的治疗上也是以抗焦虑、调理情绪为主的。而心肌缺血主要是因为心脏的血液灌注出现减少的情况,从而导致心脏的供氧逐渐减少,心肌的能量代谢呈现不正常,从而不能够支持心脏正常运行和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
目前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药物,主要有以下这几种: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这类药物是属于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目前认为该药物和舍曲林等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比较小,而且其安全性会高于三环类等抗抑郁药。不过该药物的药效会比较缓慢,通常需要2周左右才会开始见效。
2.β受体阻滞剂
这种药物对患者的心慌、心悸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常见的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心肌缺血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两者的病因是不一样的。建议这类患者出现心区不适等情况时,最好是及时去当地正规的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及时诊断及时就医,避免因延误治疗出现一些不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