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衣原体感染 > 常见衣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
衣原体感染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常见衣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

更新时间:2015-01-29

  当大家逐渐了解到衣原体感染的危害之后,会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比较关注。因为这种疾病的出现会对患者的生育系统造成很严重的伤害,所以大家在发现这种疾病之后,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寄居人体的支原体多为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有的参与人体正常菌群的构成,如阴道正常菌群可包括UU、MH,分离率约为15~16.8%。但UU、MH、MG等也是条件致病菌,能引起尿殖道感染和不育症;MF虽对正常人不致病,但可协同HIV致病。

  可见有些支原体可随量的增多、宿主转换或定位转移等,从不致病转为致病。所以,应重视对支原体感染作定性、定量和定位分析,重视地区性药敏报告,为临床正确选药和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治疗性伴侣,以防反复感染及慢性迁延。

  一、MP感染的临床治疗

  MP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甙类不敏感。红霉素、四环素高度敏感,能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疗程为10~14D。MP对红霉素耐药报道很少,但有耐受性差,对胃酸不稳定的缺点。四环素儿童不宜用。一般选择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甲红霉素及阿奇霉素等高度敏感,血及组织浓度高,能渗入细胞内,半衰期长,用量小,日服1~2次即可,耐受性比红霉素好。

  喹诺酮类SPLX、OFLX、CPLX对MP敏感,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对多种呼吸道致病菌有效。SPLX(10MG/KG,QD×5)比红霉素疗效更好,治疗26例支原体肺炎,有效率92.3%。

  另外,对MP肺外并发症,当抗生素治疗无效时,严重者可加用激素。有报道严重的进展型支原体肺炎用红霉素治疗无效,加用激素后病情迅速好转。严重的溶血性贫血,除加用激素外,可输入洗涤过的、温的红细胞,可避免输入补体,减少溶血条件。也可采用血浆取出法,同时注意四肢保温。急性期患者应隔离两周左右。一般预防服药可用红霉素。

  二、UU感染的临床治疗

  UU有14个血清型,致病性与型别有关,正常人群以3型为主,患者以4型较多。可引起多种尿殖道感染和新生儿疾病,如NGU、前列腺炎附睾炎、不育症、早产、自发流产、新生儿分娩时产道感染和新生儿脑膜炎等。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国内调查,无症状携带率为10~40%。

  儿童及无性活动的女子携带率低于10%,下殖道UU的存在并不说明其有病。在性乱、同性恋、性病中发病率较高。另外,UU的尿酶分解尿素产生NH3和CO2可形成碳酸盐结石;免疫功能低下及低丙种球蛋白症患者对UU也特别敏感,可引起关节炎、肺炎、尿路感染脊髓炎、副鼻窦炎等。

  临床治疗四环素类以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为选择。米诺环素耐药性最低;在精液中多西环素浓度为1ΜG / ML,在生殖道组织中为1.1与3.2ΜG / ML 。多西环素0.1G,BID,连服7D,UU清除率为80%;UU四环素耐药株约6~10%。喹诺酮类可选OFLX、 SPLX、 LVFX 以SPLX治疗尿殖道感染103例,剂量200MG/次,口服7D有效97例,有效率为94.2%.但也有报道OFLX耐药率83.3%。

  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大环内酯类常用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氟红霉素、罗地霉素等,对UU高度敏感、血及组织浓度高、能渗透细胞内、用量小、半衰期长。消除UU,7~15D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

  对于不同的衣原体感染来说,患者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只要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就可以很快的恢复健康。另外,也希望大家在生活当中,能够了解一下这种疾病的预防方法。

审编医生
刘慧平中医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桥西刘玉芬普通诊所

主治疾病:中西医结合及微创治疗混合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详情>

衣原体感染相关问答

请问白癜风初期具体症状都有哪些呢? 病情分析:你好,引起白斑症状的皮肤病很多种,身上出现白斑不一定是白癜风,建议去医院确诊治疗。初期白癜风的白斑脱色程度比较轻,乳白色或淡白色,表面光滑没有皮屑,不痛不痒,中间毛发正常或变白,边缘处色素增加。指导意见:
泛发型白斑的具体症状都是什么 病情分析:你好,临床上将白癜风分为四型:局限型、散发型、泛发型、节段型。泛发型白癜风是一种局限的黑素脱失性皮肤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指导意见:泛发白癜风的症状,多由散发性发展而来,白斑多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而累及体表面...
我想问下衣原体感染无症状只是撒尿的时候有水点有时候 这个情况如果没有感觉任何不舒服,可以观察一段时间,要注意多喝水,增加饮食营养,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看是否能够得到康复。如果症状有所加重的话,还是尽快采用药物治疗。